文/立春
能够具有思考对“我们是如何思考的”这类问题的能力,是人类与有思维能力的动物之间的重要区别。大多人即未曾思考过此类问题的人,都会以为日常思考与理论思考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尽管现代社会的很多职业都是以脑力劳动为主的,但是以思考为业的人比如哲学家、思想家与以知识和技术应用为业的人比如工程师和工匠,其思考内容与模式都有重大的不同。随着思考深度及模式的不同,思考的层次逐级上升。日常生活中非脑力劳动的思考,往往都是短暂、随机、快速、简单和浅表的,这种模式的思维随着漫长的演化过程,已经使得人们把对此过程的进行下潜到意识底层,如同呼吸一样无感而自如,比如辨别生人熟人环境路径等等。对于这种对非常浅表化问题的思考,这种无感而自如过程的思考,我们可以简称为日常型思考。但随着人的行动目的复杂性提高,劳动的技术难度随之提高,就有了对问题的分析、驾驭进而对方法进行摸索的思考类型。比如从事修理某类型机械设备工作的人,就会尝试把各种故障问题进行归类,当然随之而来的可能就是各种特定工具手段的出现。这个层次的思考仍然属于是面向问题的而非面向方法的。所谓面向问题的思考,它所面临的对象是现实中的、具体的、随机的、非特定类型的事与物。面向方法的思考首先要建立在对特定范围的问题进行类型化模式化归纳的基础上,才可能进行后续的方法研究。或者可以简明地说:凡形而下的思考,最高的层次也仅止于面向问题的思考。形而上,对抽象对象再抽象,才可能将思考的深度推向方法及方法论层面。
我们可以认为日常型思考又进一步包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我们的感官以及身体感受功能由大脑最初级的处理所形成的意识,比如视觉上对周边物体及运动的辨识、嗅觉上对气味的辨识以及身体感知上的舒适与否等等;第二个层次是对初级意识所形成的事与物及其相互关系的认知进行归纳、抽象、连接,比如从锅碗瓢盆中归纳出餐具事物,从煎炒烹炸中抽象出烹饪概念,从而生成以有形事物为基础即“形而下”的半抽象概念。这两个层次的思考活动对于绝大多数正常人来说如同呼吸一样的地无感和自如,人们对这种思考活动及过程几乎是没有感知的,是潜藏在意识表层之下的,人们通常厌烦和懒于进行的思考,绝不是在这种层次上的思考。比如顺畅自然的友情记忆,是一种令人愉快的事情;而一件携带着的物品,忙乱中不知落在何处,需要努力地去回忆时,通常都是件令人厌烦的事情。日常型思考的第三个层次是对所有最高层次的形而下的事物及其概念进行最简单的归纳和演绎推理,并对这些形而下的事物之间相互关系进行简单的关联与否判断,就是通常我们所见到的“因为…所以…”的句式。任何事物及其概念一旦脱离了可见可感可经历的形而下层次,那么对其的思考就一定不属于日常型思考范围了。如果说现象分为简单现象与复杂现象的话,那么日常型思考就只能对简单现象进行归纳演绎推理;如果说因果关系分为一对一单向型与多对多循环型的话,日常型思考是应对不了后者的。
通常情况下,日常型思考都是对现成结论及确定知识的接受及使用;理论性思考才可能检验和创造知识。甚至我们可以说,用日常型思考,就连稍微复杂一些的知识的正误都无从判断,对于一些理论性谬误更是毫无辨别能力。因为,一旦需要对人的思考本身进行思考,一旦需要思考的层次上升为科学研究,就要涉及到对自然世界及人文世界认识的建模问题,就要涉及到一系列形而上事物概念的形成和辨析问题,只有触及到了对形而上事物概念的思考,才算进入理论性思考的门槛。人们通常在话题涉及到自然科学知识或理论的时候,会比较清醒地判断自己是否具备参与谈论的资格,比如医院走廊里的一个清扫工决计不会参与身旁医生的手术方案话题;一个瑜伽教练也不会就水文地质钻探工程技术有夸夸其谈的自信。可为什么却有很多人,明明没有接受过理论性思考的专业训练,连效用和价值二词都没有写过一回的人都好意思对经济学话题有夸夸其谈的自信,其根本原因就是在于他们无法意识到日常型思靠与理论性思考之间的巨大差异。他们不参与医学和物理话题仅仅是认为自己对话题内容不熟而已。
日常型思考是在形而下层面的思考;而理论性思考是在形而上层面的思考。二者从面对的问题对象到思考过程的性质方法都截然不同,后者的复杂程度与困难程度与前者不可同日而语,大多数人包括经常进行理论性思考的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这也是人们厌烦且不善于理论性思考的原因所在。在形而下的层面上,事物-概念-词汇,三者在人的头脑中无缝衔接,融为一体,极少产生歧义。由于在日常型思考中的认知和辨识是对形而下事物的,推理是归纳性的,思考的输出是选择和行动,所以即便在个别情形下有些许歧义或含混,几乎不影响所涉事物与所用词汇之间指代的明确性,换句话说就是基本上不涉及对概念的思辨与争议。例如交通警在确定交通事故责任时,车辆、行人、红绿灯、速度、距离等等事物不存在什么语义上的分歧与含糊,不需要事先声明或定义什么是速度和距离,什么是车辆或行人。而在理论性思考中,如果搞不清问题对象的事物本质与概念涵义,就会从一开始就错得一塌糊涂,根本无法完成思考任务。这也是低级的理论以及荒谬的结论比比皆是的原因。比如一个正在谈论市场经济的人,常常是连政治与经济这两个概念都没有认真思考过,对什么是市场、什么是市场经济也是不甚了了,拿出一种对萝卜白菜做评判的思考方法,却想指出一种指导社会演进方向的结论出来,真是不知所谓。只有日常型思考的能力,也不想付出任何学习和探索的艰辛,却想收获理论性思考的成果及影响力,这是许多学问上的半瓶醋甚至是白丁们经常上演的戏码。
理论性思考如同一种高科技高精尖产品的生产,其所需生产材料及加工方法稍有差池,便不可能获得合格的产品。由于理论性思考是处于形而上层面的,稍微不很简单的理论,其问题对象本身都可能脱离经验-实在形态,更何况是对理论的方法探究甚至是对方法论的研究,完全没有日常生活经验可资借鉴。普通人若没有现成的认识论及学习理论予以引导,并经受长期的专业的训练,则根本无法担当科学的理论性思考,尤其是社会人文领域中的理论性思考。但现实中的情形和态势却与理论上的要求大相径庭,稍微有些许文字驾驭能力的人,又或是听了几堂讲座,读了几本经典,只要是熟悉了行内的话题内容,及所涉词汇术语,没有人会认为自己不适合谈论社会及经济话题,如同清道夫不适于谈论手术方案一样。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如今很多所谓的专家,尤其是一些头衔亮曝光率高的高调专家,他们的“专业话语”从来都是日常型思考的论断与推理,如果把其中的行业术语对应地换成萝卜白菜扫帚簸箕,就会跟家庭主妇灶头巷口之谈无异。比如什么提倡“新经济”和整日价以“眉山论剑”来彰显自己特色的奇葩经济学家们。
思考的类型:日常型与理论性
能够具有思考“我们是如何思考的”这类问题的能力,是人类与有思维能力的动物之间的重要区别。大多人即未曾思考过此类问题的人,都会以为日常思考与理论思考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尽管现代社会的很多职业都是以脑力劳动为主的,但是以思考为业的人比如哲学家、思想家与以知识和技术应用为业的人比如工程师和工匠,其思考内容与模式都有重大的不同。随着思考深度及模式的不同,思考的层次逐级上升。日常生活中非脑力劳动的思考,往往都是短暂、随机、快速、简单和浅表的,这种模式的思维随着漫长的演化过程,已经使得人们把对此过程的进行下潜到意识底层,如同呼吸一样无感而自如,比如辨别生人熟人环境路径等等。对这种非常浅表化问题的思考,这种无感而自如过程的思考,我们可以简称为日常型思考。但随着人的行动目的复杂性提高,劳动的技术难度随之提高,就有了对问题的分析、驾驭进而对方法进行摸索的思考类型。比如从事修理某类型机械设备工作的人,就会尝试把各种故障问题进行归类,当然随之而来的可能就是各种特定工具手段的出现。这个层次的思考仍然属于是面向问题的而非面向方法的。所谓面向问题的思考,它所面临的对象是现实中的、具体的、随机的、非特定类型的事与物。面向方法的思考首先要建立在对特定范围的问题进行类型化模式化归纳的基础上,才可能进行后续的方法研究。或者可以简明地说:凡形而下的思考,最高的层次也仅止于面向问题的思考。形而上,对抽象对象再抽象,才可能将思考的深度推向方法及方法论层面。
我们可以认为日常型思考又进一步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我们的感官以及身体感受功能由大脑最初级的处理所形成的意识,比如视觉上对周边物体及运动的辨识、嗅觉上对气味的辨识以及身体感知上的舒适与否等等;第二个层次是对初级意识所形成的事与物及其相互关系的认知进行归纳、抽象、连接,比如从锅碗瓢盆中归纳出餐具事物,从煎炒烹炸中抽象出烹饪概念,从而生成以有形事物为基础即“形而下”的半抽象概念。这两个层次的思考活动对于绝大多数正常人来说如同呼吸一样的地无感和自如,人们对这种思考活动及过程几乎是没有感知的,是潜藏在意识表层之下的,人们通常厌烦和懒于进行的思考,绝不是在这种层次上的思考。比如顺畅自然的友情记忆,是一种令人愉快的事情;而一件携带着的物品,忙乱中不知落在何处,需要努力地去回忆时,通常都是件令人厌烦的事情。日常型思考的第三个层次是对所有最高层次的形而下的事物及其概念进行最简单的归纳和演绎推理,并对这些形而下的事物之间相互关系进行简单的关联与否判断,就是通常我们所见到的“因为…所以…”的句式。任何事物及其概念一旦脱离了可见可感可经历的形而下层次,那么对其的思考就一定不属于日常型思考范围了。如果说现象分为简单现象与复杂现象的话,那么日常型思考就只能对简单现象进行归纳演绎推理;如果说因果关系分为一对一单向型与多对多循环型的话,日常型思考是应对不了后者这种复杂因果关系的。
通常情况下,日常型思考都是对现成结论及确定知识的接受及使用;理论性思考才可能检验和创造知识。甚至我们可以说,用日常型思考,就连稍微复杂一些的知识的正误都无法判断,对于一些理论性谬误更是毫无辨别能力。因为,一旦需要对人的思考本身进行思考,一旦需要思考的层次上升为科学研究,就要涉及到对自然世界及人文世界认识的建模问题,就要涉及到一系列形而上事物概念的形成和辨析问题,只有触及到了对形而上事物概念的思考,才算进入理论性思考的门槛。人们通常在话题涉及到自然科学知识或理论的时候,会比较清醒地判断自己是否具备参与谈论的资格,比如医院走廊里的一个清扫工决计不会参与身旁医生的手术方案话题;一个瑜伽教练也不会就水文地质钻探工程技术有夸夸其谈的自信。可为什么却有很多人,明明没有接受过理论性思考的专业训练,连效用和价值二词都没有写过一回的人都好意思对经济学话题有夸夸其谈的自信,其根本原因就是在于他们无法意识到日常型思靠与理论性思考之间的巨大差异。他们不参与医学和物理话题仅仅是认为自己对话题内容不熟而已。
日常型思考是在形而下层面的思考;而理论性思考是在形而上层面的思考。二者从面对的问题对象到思考过程的性质方法都截然不同,后者的复杂程度与困难程度与前者不可同日而语,大多数人包括经常进行理论性思考的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这也是人们厌烦且不善于理论性思考的原因所在。在形而下的层面上,事物-概念-词汇,三者在人的头脑中无缝衔接,融为一体,极少产生歧义。由于在日常型思考中的认知和辨识是对形而下事物的,推理是归纳性的,思考的输出是选择和行动,所以即便在个别情形下有些许歧义或含混,几乎不影响所涉事物与所用词汇之间指代的明确性,换句话说就是基本上不涉及对概念的思辨与争议。例如交通警在确定交通事故责任时,车辆、行人、红绿灯、速度、距离等等事物不存在什么语义上的分歧与含糊,不需要事先声明或定义什么是速度和距离,什么是车辆或行人。而在理论性思考中,如果搞不清问题对象的事物本质与概念涵义,就会从一开始就错得一塌糊涂,根本无法完成思考任务。这也是低级的理论以及荒谬的结论比比皆是的原因。比如一个正在谈论市场经济的人,常常是连政治与经济这两个概念都没有认真思考过,对什么是市场、什么是市场经济也是不甚了了,拿着一种对萝卜白菜做评判的思考方法,却想指出一种指导社会演进方向的结论出来,真是不知所谓。只有日常型思考的能力,也不想付出任何学习和探索的艰辛,却想收获理论性思考的成果及影响力,这是许多学问上的半瓶醋甚至是白丁们经常上演的戏码。
理论性思考如同一种高科技高精尖产品的生产,其所需生产材料及加工方法稍有差池,便不可能获得合格的产品。由于理论性思考是处于形而上层面的,稍微不很简单的理论,其问题对象本身都可能脱离经验-实在形态,更何况是对理论的方法探究甚至是对方法论的研究,完全没有日常生活经验可资借鉴。普通人若没有现成的认识论及学习理论予以引导,并经受长期的专业的思维训练,则根本无法担当科学的理论性思考,尤其是社会人文领域中的理论性思考。但现实中的情形和态势却与理论上的要求大相径庭,稍微有些许文字驾驭能力的人,又或是听了几堂讲座,读了几本经典,只要是熟悉了行内的话题内容,及所涉词汇术语,没有人会认为自己不适合谈论社会及经济话题,如同清道夫不适于谈论手术方案一样。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如今很多所谓的专家,尤其是一些头衔亮曝光率高的高调专家,他们的“专业话语”从来都是日常型思考的论断与推理,如果把其中的行业术语对应地换成萝卜白菜扫帚簸箕,就会跟家庭主妇灶头巷口之谈无异。比如什么提倡“新经济”和整日价以“眉山论剑”来彰显自己特色的奇葩“经济学家”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