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写这篇文章,其实是因为真的被一个陌生人意外的点醒,一件小事,一场事不关己的交流对白,一些如鲠在喉的焦灼,我深刻的意识到,或许,这真的是作为尚且年轻的我们应该有的素养,至少应该有这种想法和践行,有这种领悟和开拓。
事情是这样的,那天在城乡结合部的某个二流超市,因为一些原因,腰带忘带了,所以就去超市买一条。选好款式,支付之后,就习惯性要客服帮我立刻裁剪成适合我的长度(因为着急系在身上);我当然理直气壮,义正言辞的向客服提出了这番要求,她的反应冷淡而理性:请根据您自己的需要裁剪成合适的长度,我们不包含这种售后服务。恰在此时,一个年约60多岁的伯伯辈分的男人,有点怒我不争的冲着我缓缓说道:年轻人,这个是很简单的事儿,只要拿剪刀裁剪一段,再重新链接好卡带就行的;年轻人,这种事儿你们应该要自己做的。解决这种小事儿的素养和能力,你们这种年轻小伙子应该具备的。他的言辞激昂带点失望的愤怒,又仿佛是某种责备里带了点惋惜……故事的终点是我自己借了客服的剪刀,裁剪后系好腰带离开了。
是的,那句话,他的神态,语气,期望里有点气愤,安详中带点锐利,眼神里有我不能抗拒不敢直视的严肃和惋惜……似乎很久我都还记得,他戴着眼镜,仿佛是个睿智高深的行者,让我醍醐灌顶般的幡然醒悟,后知后觉……
我是对的:购买后有权利要求售后服务或者裁剪适配;他是对的,作为年轻人,我完全轻而易举就能搞定的事儿也像个弱智般的要别人帮忙。是的,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更多更好更新更贴心的服务在身边就能享受得到,以致于我们都开始忘记了,这些事情我们本能自己做。我并不是反对服务业的发展,只是很多时候,年轻人,真的需要具备这种自己解决力所能及的事情的素养。
或许是老一辈揠苗助长般渴望我们成长的心态,也许是年轻的我们在好时代里的反复涤荡焦灼,我们真的越来越不能好好处理自己的事情。生活在城市里空虚的我们,依托互联网存在,越来越与现实脱节,以至于我们都忘记却也越来越怀念从前的车马书信,亲力亲为。我向来不抵抗团队建设和集体能力,只是就像那位老先生对我说那般一样:年轻人,真的该具备一些自我解决力所能及的事情的素养;小到自己去生活里备餐和缝补,中到学习某种技能和能力,大到经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活和人生……
我也期待我老了的时候,能有这般底气,对着某个小年轻,说出同样的话。年轻人,你该有自己解决这些事的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