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今天是你陪我走过的第741天,感谢一路有你。让我们一起终身学习、运动,不负时光、不负卿!
ps:以后文章将尝试通过此公众号继续更新,此前的所有文章将保留在简书。我相信:这就是存储,就是一个仓库,只要不断的用时间和行动耕耘,将来也一定能成为自己的资源---马琛。
以下学习笔记,图文无关。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对概念:真自我和假自我。
真自我的人:自我是围绕着自己的感觉而构建;
假自我的人,自我围绕着别人的感觉而构建。
如果一位妈妈愿意围绕着孩子的感觉而转,以此养育孩子,那会很辛苦,但会哺育孩子的真自我。如果妈妈希望孩子围绕着自己的感觉,那就催生孩子的假自我。这里的妈妈是指的养育者。
如果在孩子的成长中,父母都是强求孩子按照他们的意志来,这就是在构建孩子的假自我;如果父母尊重孩子的节奏,愿意按照孩子的节奏来,这就是在哺育孩子的真自我。
向英雄致敬
有真自我的人,他会尊重自己的感觉,不会太为难自己;有假自我的人,则会自动去寻找别人的感觉,并围着别人的感觉转,为别人而活,他们对别人的感觉敏感,却对自己的感觉很不敏感。
所以说,太懂事的孩子,极可能是假自我;而能折腾的熊孩子,则可能是真自我。
好莱坞电影中常会有这样的表达,一个人用了某种药物,或者接受了某种射线的辐射后,变得感官完全打开了,进入了一种超感知状态。如果一个人,彻底信任自己的感觉而活,他会进入到一种什么样的生命状态。
向英雄致敬
其实,无数的思想家都在表达:
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罗杰斯的“成为你自己”,温尼科特的“让你的本能排山倒海般涌出”,蒙特梭利的“精神胚胎论”等等。
他们其实都在表达同一个意思,就是一个人的自我本身,就是根本性的力量,我们的所谓成长,就是把这个自我活出来而已。
当然,这个过程极为不易,只靠简单的尝试还远远不够,我们彻底听从自己感觉时,会体验到生命的不可思议。但生命最大的一个矛盾是,我们必须要在关系中把这个不可思议活出来。
愿三十位英雄,一路走好!!!
郑武林 2019年4月3日于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