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饭不怕晚哈,关于“导航精神”的思考,先放一下,接着昨天的话题,把回顾的内容说完。
昨天说了大西北的巨大变化,给了大大的赞,但也不是一点遗憾都没有,虽然是瑕不掩瑜,我还是想写出来,也作为一种思考,没坏处。
最大的遗憾就是新建设的京新高速上千公里没有正式的服务区和卫生间的问题,感觉非常的不人性化。加油的问题倒不是很大,每隔300公里左右,会有一个加油站,有的是简易的大油罐车也可以加油,这个已经在当天的简书中说过了。
回来后冷静地想了一下,会不会是另一种情况呢。我当过铁道兵,后来转为建筑施工单位的员工,非常清楚国家投入巨资,在这千里无人区和风沙地带建设长达几千公里的高速公路,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是一项艰苦卓绝的工程。我们通过无人区时,遇到横风和狂沙,一点不夸张地说,真的是打不开车门,下不了车,站不住脚,睁不开眼睛。使劲推开车门,大风“呼”地一阵刮过来,似乎要把车门掀到天上去。我们路过一次就这样惊心动魄,那么作业人员该是在怎样的艰苦卓绝的条件施工的?
为什么在如此艰苦条件下修建的高速公路通车了,却没有解决小小的男男女女的“方便”的问题,我想,咱们也别说人家不人道了,也许,这条高速公路的建设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旅游通行,方便游客,并不是它的主要使命。是什么重要使命?你懂得。这样一想,会不会释然一些?
第二点遗憾,个别西部城市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拍脑袋决策的情况,没有深思熟虑,没有进行科学的论证和思考。比如,有个城市把一座重要历史人物的雕像建在一座山顶上:
这尊雕像高达88.95米,大约相当于27层楼房的高度,雕像最底端周长300米,十分壮观。最让人匪夷所思的是,这个宏伟雕像的内部为该市的博物馆。在海拔1800多米的山顶上修建如此规模雕像实属不易,工程耗时达8年,总投资额近1亿美元。尽管游客和当地的广大群众对这位中华民族的重要历史人物非常的敬仰和崇尚,可是要攀登如此蜿蜒起伏的高山,汽车只能开到半山腰,还有很高很陡的盘山道路要行走,而且最高处还要乘坐高空览车才能到达,盘山道上又没有任何遮蔽的阴凉之处,炎热的夏天,一般的游客只能知难而退。
不知道拍板建设这座高山雕像领导有没有考虑过,有多少人能攀登上这么高的山顶来观瞻这位伟人,又要有什么样的好奇之心才会爬上1800多米海拔的山顶去看这个城市的博物馆?反正我们去的那天,路上游客稀少,是我们这一路见到的游客最少的景点,我们一行人是上不去的,其它游客也大多是知难而返。
我想,如果只是将这尊伟人的雕像建在山顶,人们爬不上去,在远处亦可观瞻。而博物馆则应放在城市的绿化地带,那一定会成为这座城市标志性的旅游景点。
接下来,说说对“导航精神”的思考。
可能是这半个多月差不多天天要使用导航的问题,忽然有一天,我对“导航精神”产生了兴趣。
回到银川后,有一次用导航寻找景点,那天,导航不太给力,导来导去,总是到不了我们要去的那个地方,老是让我们“调头”、“调头”,当我们不按它的指示“调头”时,它又会马上重新调整线路,让我们“请沿着当前道路继续行驶XX公里”。
这时,我的大脑中突然冒出“火花”:导航的这种遇到不听话的驾驶员就会自动调整线路的功能,与我们工作中的与人相处,生活中的家庭经营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呢?当一个人“执著”时,另一方如果主动按对方的意思去调整一下线路,会不会就是“峰回路转”呢?不然,都坚持“执着”下去,车会往哪儿开?结果会怎么样?
对这个思考,我很得意哦。但是,世界上最难的是“知行合一”,知道了,照着做是很难的。亲,您以为呢?我们一起努力吧。
明天是本次自驾游回顾的下篇:美食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