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与创新

何为创新?

破而后立,推陈出新,将一个又一个脑洞转化成对自己对他人有利的东西,这就可以算是创新。

但我们好像被各种条条框框限制住了,跳不出过去的圈。有些人对过去的发明创造嗤之以鼻,说自己早生几十年也能发明出来。但你真让他们去创造些新东西,他们往往挠头,不知从何处入手。

21世纪最值钱的是什么?是人才。或者说是拥有无限创造力的人。

反观当下,我们的脑袋已经慢慢地固化,缺少了应有的活泛。思维陷在一个不深不浅的泥潭里,上不去,也下不来。社会中人们的整体思想仿佛到达了一个瓶颈,很难有些什么新的变化。

但创新最重要的就是新的思想,有了思想才能去付诸实践。看看眼下的孩子们吧,被1234和abcd折磨成了什么模样。连小朋友们的思想都在应试教育中慢慢固化,怎么去指望这个社会新思想泛滥呢?

一个O,在有些孩子眼里,是太阳,是车轮,是井,是鸡蛋……但在绝大多数孩子们眼里,这只是一个平常不过的大写字母。

失去了想象力的翅膀,我们如何在创造的天空飞翔?

作为一名在校大一学生,我深有感触。

从初中开始,经过不断洗脑,我的升学之路仿佛就成为了我的人生之路,在父母眼中,我没有选择,我相信很多很多的孩子或者同学都是和我一个情况,既不想伤了父母老师的心,也不甘心自己的课余生活全被语数外物化生政史地所充满。但最后还是选择了妥协——因为周边的人都这样。

你没有选择!

在很多人眼里:

你不专心学习,别人拼命学习,你就是没出息!

你高考考得差,没能上个好的一本甚至211、985,你未来就没啥希望了!

我愿意把这种压力称为舆论压力。在如此重压下,谁愿意把自己的时间拿出来去做那些在旁人眼里根本毫无意义的创新?

读书的时候没时间,长大了呢?

未成年人的思维尚且有固化趋势,你如何让成年人再去绞尽脑汁地思考那些看似对生活毫无意义的创新?

成年人的世界被利益所充满,创新能够快速地给你回报吗,显然是未知的。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没人知道,自然没人愿意冒这个险。

我只愿当未来的孩子看到O的时候,他们的眼里能够出现些新的东西,而不是像我一样,机械地过着每一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