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写作业时磨蹭、发呆、爱玩怎么办?

大家好!我是慧心

看着孩子磨磨蹭蹭、发吊、找借口,确实是挺让人抓狂的。有时候,我们甚至会觉得孩子故意跟我们唱反调。为了让大家知道这有多普遍,我之前做了个小调查,家长们反馈的词儿,估计你们也感同身受:

  • 磨洋工
  • 拖拖拉拉
  • 找借口
  • 抱怨连天
  • 叹气连连

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在每个家长心中对自家孩子都有自己的期待,巴不得孩子快马加鞭,把作业做完,最好还都是对勾。结果呢,现实和期望一碰头,就冒火了,忍不住大吼大叫,说孩子不努力、不认真。还有些父母,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帮孩子做作业,图个清静。

作为父母有这些反应,其实都是可以理解,毕竟我们时间精力都有限。但问题是,这些招儿往往不管用,甚至还会让情况更糟。为啥?因为忽视了孩子磨蹭背后的深层原因。

要搞清楚为什么有些孩子不愿意做作业,我们首先要明白那些主动写作业的孩子咋回事儿。你想想,一个孩子放学回家就自动自发开始写作业,是不是有着强烈的学习兴趣?或者他是不是已经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有很强的自律能力?

孩子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因为懒或者淘气。他们可能遇到了学习上的难题,比如课文看不懂、题目太难。还有的孩子可能对自己没啥信心,总觉得自己做不好;或者外界压力山大,写作业的时候焦虑紧张。甚至还有些小家伙,根本不会管理时间,每次都拖到最后关头才开始动笔。

所以,当我们看到孩子对着数学题发愁,与其马上批评他“不认真”,不如坐下来,一起看看这道题到底难在哪儿。他是不是哪个知识点没搞懂,需要我们再解释一遍?还是说他今天在学校发生了什么事情,一直影响着他的情绪?

当做作业很愉快的时候

当孩子做作业给他带来快乐和个人满足感时,他就会心甘情愿地做作业。你可能会发现,当孩子觉得自己“能干”、知道该怎么做才能做好时,他会更乐意去完成作业。特别是当他确信只要稍微努力一下就能搞定,并且发现学习内容有趣、好玩时,这种积极性会更强。如果妈妈或爸爸在看到他的优秀成绩时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孩子也会更加有动力。同时,如果孩子知道无论遇到什么问题,父母都会在身边支持和鼓励他,他就会更加安心,不用担心其他事情。

从心理学角度看,孩子乐于做作业通常符合以下一种或多种情况:

  1. 他的认知能力能够应付任务要求。
  2. 他能很好地控制对失败或让人失望的恐惧。
  3. 他的自尊心和对自己能力的信心较高。
  4. 他具备元认知能力,即能够反思自己的认知过程(如记忆、注意力等)。
  5. 他掌握了良好的学习方法。
  6. 他的成功归因系统是内在的,也就是说,他明白成功来源于可控因素:努力、专注、练习等。
  7. 他的动机处于中高水平,即他从学习中获得乐趣并渴望了解新知识。
  8. 父母或身边的大人给予了良好的情感支持。
  9. 他没有因其他问题(例如父母离异)而承受巨大的情绪压力。

当做作业不愉快的时候

当孩子不愿意做作业时,通常是因为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不愉快或有损自尊的体验。比如,当他们觉得自己“无能”为力,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做好,或者即使知道也无法独立完成时,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如果孩子对自己的能力没有信心,害怕出丑,对所做的事情没有兴趣或动力,再加上父母的怒气和失望,这些都可能让孩子反感作业。

想象一下,小朋友在面对父母高高在上的期待时,总觉得自己得不到认可,只因为一次次完不成任务,他会感觉仿佛被威胁和控制。还有一种情况是,当父母像警察一样盯着他,让他觉得无所适从。此外,如果孩子心中有其他重大烦恼(比如父母离婚),注意力难免分散,自然也就难以专注于作业了。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当以下几种情况出现时,孩子很可能抗拒做作业:

  1. 他的认知能力还没达到应付当前任务的水平。
  2. 孩子可能存在特定学习障碍(一般在7-8岁可以确诊)或其他神经系统问题,比如视力障碍。
  3. 自我评价低,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
  4. 还没有掌握元认知技能,也就是说,还不会反思自己的认知过程(如记忆、注意力等)。
  5. 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
  6. 存在外部归因倾向,即认为好的成绩依赖于外部因素,如运气好或任务简单,因此认为自己无法通过努力提升表现。
  7. 缺乏内在动机,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不享受学习过程。
  8. 在身边的大人那里找不到情感支持。
  9. 因其他问题而情绪困扰严重(例如:父母离婚)。

理解才能帮助

孩子写作业时各种消极反应的背后,其实背后藏着各种不同的困难:有的孩子是理解不了(“我咋整不明白呢?”),有的孩子是情绪不好(“我感觉好烦”),还有的孩子就是没动力(“我不想写”)。

抓住这些问题的本质非常重要,这样才能当好“辅导员”,帮孩子解决实际困难。当我们准确识别出孩子的烦恼,找对方法,写作业这件头疼事也能顺利解决。反之,如果我们不理解或忽视这些问题,很容易和孩子对着干,变成“针尖对麦芒”。

想深入了解家长在孩子写作业时的角色,推荐大家读一读《家长在孩子做作业时的角色》这篇文章。文章会详细介绍如何帮助孩子减少抵触情绪,提升写作业的积极性。

说到底,理解是关键。就像医生需要诊断才能开药方,家长也需要先弄清孩子的问题,才能对症下药。这样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增进亲子关系,让陪写时光更愉快。而且,当你知道问题在哪儿,解决起来也会轻松很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