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的成功与失败,都与他的老鼠理论有关。老鼠理论,让李斯位极人臣,成为大秦之权臣;同时,又使他向赵高屈服,最终被害死。
第一,李斯的老鼠理论
李斯是楚国上蔡人,年轻时曾担任一名小吏。他胸有大志,在官场上却混不出个模样。这令他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人贤能,有些人卑劣?有些人混得好,而有些人混得差呢?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人的境遇发生变化呢?
有一天,他在一群老鼠身上找到答案。他上茅厕时,见到几只老鼠在脏兮兮的粪坑里找吃的,一见有人来便惊恐地四处逃去。蹲完茅坑后,李斯去检查粮仓,又看到老鼠出没。只是粮仓的老鼠与茅坑老鼠全然不同,见到人进来也不害怕,照样悠哉地吃着堆积如山的粮食。对于这种司空见惯的事,别人都不会去留意,李斯却得到他人生一个最重要的启示:“一个人是好是坏,就跟老鼠一样,关键看他是处在什么环境。”
这叫环境决定论。
这一天,李斯找到了他的人生哲学。
要改变命运,首先要改变环境。要出人头地,就得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环境。
第二,老鼠理论如何让李斯走向成功
发明了“老鼠理论”后,李斯下决心要当粮仓的硕鼠,而不是茅坑里的臭老鼠。如何能改变环境?李斯想到求学。拜谁为师呢?自然要找思想界的宗师人物。当时学界领袖非荀子莫属,李斯便前往求学。
完成学业后,李斯根据自己环境决定理论,决定前往诸侯中最强大的秦国。到了秦国后,他又投奔最有权力的秦相吕不韦。李斯立志要当米仓的老鼠而不是茅坑的老鼠,吕不韦已经位高权重了,但还不够,要有更大的发展,必须引起秦王嬴政的注意。
李斯是善于抓住机会的人,充分利用每次与秦王见面的机会,投其所好,大谈统一六国的事业。“秦王听后大悦,把李斯提拔为长史,后又任命为客卿。正当李斯顺风顺水之际,当时由于在秦国活动的外国间谍太多,秦政府出台“逐客令”。身为客卿的李斯,理所当然在被逐之列。若是被逐出秦国,李斯就只能去当茅厕的老鼠了。于是他挺身而出,写了篇《谏逐客书》,这道上书令秦王嬴政幡然省悟,终于废除逐客令,恢复李斯的官职。从此之后,李斯成为秦国政坛的新星,步步高升,直到成为秦国的左丞相。
第三,老鼠理论如何最终坑了李斯
李斯的老鼠理论,要出人头地,最重要的是跟对人。做学问,要师从最伟大的思想家荀子;搞政治,要去天下最强大的秦国;当门客,要投靠最有权势的吕不韦;位极人臣,要巴结秦始皇。秦灭六国后,李斯鼓吹搞郡县制,焚书坑儒等等,都是为了迎合秦始皇。
秦始皇去世后,李斯要怎么办呢?按理他的“老鼠理论”,很简单,就是继续投靠、迎合新主子。当时最有可能继位的,是公子扶苏,但赵高想拥公子胡亥,便做李斯的思想工作。赵高点到李斯的软肋,如果扶苏上台,必定任用亲信蒙恬,到时李斯能保得地位吗?能继续当粮仓的老鼠吗?
为了保住米仓老鼠的地位,李斯把心一横,只要还当这丞相,管它什么仁义道德。他与赵高合谋立胡亥为太子,伪造一封皇帝诏书,害死扶苏与蒙恬。李斯的想法是,秦始皇死了,我继续跟着秦二世,可确保荣华富贵。
老鼠理论,已经让李斯只在乎利害,而不在乎仁义了。这也是他最后灭亡的原因。为什么呢?因为李斯与赵高不是同一类型的人物,赵高就是个玩弄权术的阴谋家,而李斯是个政治家。李斯还是有政治抱负的,但是立了秦二世后,李斯的政治抱负成了放屁,反而让皇帝厌烦。
李斯要是有点自知之明,最好上交辞呈。不过他迷恋权位,不知急流勇退的道理,只得曲意奉承皇帝。迷恋权力的赵高,遇上迷恋权力的李斯,最后会怎么样呢?不扳倒李斯,赵高睡不安稳。
赵高的本领就是操纵小皇帝,借皇帝之手杀人。每当李斯要进见皇帝,赵高总安排在皇帝与美女饮酒作乐时。皇帝大怒说:“吾常多闲日,丞相不来,吾方燕私,丞相辄来请事。”
赵高见机会成熟,遂在秦二世面前诬告李斯有裂土封王的野心,其子李由与义军私通。这下子李斯终于看清赵高是什么货色了,他也上书攻击赵高“有邪佚之志,危反之行”。同时,他又联合右丞相冯去疾、将军冯劫进谏皇帝,请求减轻赋役,停修阿房宫。
李斯的反击是无力的,秦二世早就听信赵高之言,认为李斯想造反。于是将李斯、冯去疾、冯劫三人下狱问罪。冯去疾、冯劫认为将相不能被凌辱,遂自杀而亡。李斯仍然抱有幻想,在狱中写了份自白书,实际上是罗列自己为秦国所做的贡献。赵高冷笑道:“囚安得上书!”
迷恋权力的人,最终也死在权力二字。李斯最终被判死刑,腰斩于市,夷三族。临死前,他对次子说:“我想跟你牵着小黄狗,出上蔡东门去追逐野兔,哎,已经不可能了。”这一刻,他似乎才省悟到一件事,权力到头只是一场空,倒是平淡无奇的生活,才是真正可留恋的。
李斯的一生,信奉老鼠理论,为了当米仓老鼠,他无论做什么,都要投靠最强者。也这是因为这个理论,他最后投靠了赵高与秦二世。然而,赵高与秦二世,不同于吕不韦与秦始皇。吕不韦与秦始皇是雄才大略的政治家,而赵高与秦二世,只是政治流氓,跳梁小丑。在选择赵高与秦二世那刻,李斯就落入万丈深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