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设计基本心理学概念

当与一个产品互动的时候,用户需要明白如何操作,意味着明白它是做什么的,如何工作的,即可视性。可视性的运用需要了解几种基本心理学概念。

示能

这个词是指一个物理对象与人之间的关系,引到交互设计领域,就是产品与人发生的任何交互作用。简而言之就是,能展示能力

如锤子时钟计时器界面,右上方有一个拉钩,表示这个是可以操作的,你的手指会自然的放上去的。

示能,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例子更多:比如剪刀,你会很自然把手指放在对的位置操作剪刀,比如杯子,你知道应该是嘴对着瓶口喝水,等等。

示能,是产品展示能力的特征,这些特征都是让人能够一眼就能看出的能力。

意符

有的时候,示能并不能很好的表示产品的能力,这时候我们就需要意符。意符的定义是能告诉人们正确操作方式的任何​可感知的标记和符号。

大家可以看到上面锤子时钟右上角的拉钩上有一个向下的符号,这就是意符

同样,ios长按某个图标后,所有的图标会颤抖(shake),这种颤抖是一种示能,告诉你这些图标都是可以进一步touch,左上角的叉叉则是意符,提示你点击叉叉就会是删除。

在设计当中,往往仅有示能是不够的,我们的用户是非常懒的,不会去思考示能给他的启发,我们这时候就要加上意符。意符是一种更为直观的提示。

3.映射

映射是数学术语,表示指两个元素的集之间元素相互“对应”的关系,运用到设计理论中,即控制和和显示契合自然映射时,产品就会容易使用,用户也会觉得自然而然。                                      


如上图中,我们向下拖拽拉钩的时候中间的表盘的指针就会随之运动,拉钩-----指针,这就是符合用户预期的一种映射。

4.反馈

反馈,沟通的行动的结果。这个词大家都很熟悉,都明白即时的反馈很重要。如今的社会是极其浮躁的,我们的用户也不例外,如果用户在操作后,不能得到即时的反馈,他就会毫不犹豫的关掉你的软件,并且会骂上一句,这软件真蠢!


手机充电时,用户应该第一时间得到反馈——手机正在充电

5.概念模型

这是一种产品帮助用户建立的模型,高度简化,不一定是正确的,但的的确确帮助用户理解。

很好理解的一个例子是手机充电时的某些屏保,电池像一个装水的瓶子,充电的时候,不断有“水滴”进入,用户得到的概念模型就是电就是这样充进去的。

好了,这是我在读 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收获到的,分享给大家。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PART 1 - 唐纳德诺曼关于交互设计的可视性的基本原则 唐纳德·诺曼所著《设计心理学1-4》一直被认为是设计行...
    JackYan阅读 4,353评论 1 28
  • 设计心理学包含四本书,日用品心理学是第一本书日常的设计中的第一章。 设计心理学这本书不仅仅适合工业设计师,也适合交...
    友交互阅读 2,567评论 1 5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passiontim阅读 174,081评论 25 709
  • 何必惊扰人,莫问出处,只道是英雄。
    runzhi阅读 168评论 0 0
  • 挂在你墙上的那一把吉他 是你的最好的朋友 细细的六根琴弦 只要经过你的指头 轻轻地拨动 就会飘出你的欢乐、爱和忧愁...
    失业猎手阅读 149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