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是关中平原北部重镇,是交通枢纽,因而集市过会多,三天一会,也很是热闹。
关山没有山,是借了荆山塬余脉之名。所谓关,是因为所处渭北蒲、富、临、渭的四县之要冲,是早年临潼县二衙所在地,更有北宋八贤王建城之说。关山历史悠久,名人多,古迹也多,是关中名镇。曾有人从西安乘车去关山牧场,而至关山,却不见牧场的趣事,就不奇怪了。
去关山逛会是有趣的,总有几样魂牵梦绕的吃食要买,总有一路的风景欣赏,也总有集市上看不够的热闹景象。正值甜瓜上市的五月,恰逢周日,换上运动装,决定带妻去关山逛会。
开车沿人民路向东,过了关中环线就出了城。九点钟的太阳光,喜洋洋地照着人脸,路两边树木狠劲儿地吐着浓绿,一团团、一簇簇地从车边闪过。空气清新地要把人灌醉一样。
正是甜瓜上市的季节。公路两侧,白色塑料大棚一片连着一片,棚里翠绿的蔓苗下,一只只甜瓜小白兔一样地滚了一地。地头支起一处处卖瓜的小摊,各种色彩艳丽的包装盒,垒成了漂亮的小墙。不时有行人停车,买了甜瓜装盒满意而去。
甜瓜的景还没看够,车就行至了石川河大桥。改造后的石川河的沟道里,新修好整齐的河堤路把石川河美丽的画卷,一直延伸着向下游而去。河沟里成片的相枣林,一改冬日景象,繁密的绿叶已挂满原本青黑干枯的枝头,有些已开起了细小的黄花。已生长几百年的枣林,经历过历史的沧桑,见证过百姓生活的富足安康,依然旺盛地生长着。待到每年秋季红果满枝时,树下便游人如织的赏景了。那些如珍珠般的“红玛瑙”被注册了新的商标,甜进了三秦百姓的生活里。
刚过石川河,北冯村广场旁,“秦龙乳业”厂区办公楼前的广场上。一尊世界羊乳之都的巨石旁,蓝色的地球雕塑上,一条不锈钢的带子上,大小一群山羊在撒着欢的造型。秦龙乳业把关山当地的羊乳品牌,硬是打出了陕西,走出了国门,冲向了世界。
阎关路走到尽头,左转就到了关山街的南大门。路两边左右各一座城阙的造型雕塑,是关山的门户,从此便进城了。路两边是现代化的厂房,一座连着一座,生机盎然的。前行几百米,就到了关山文化广场。晨练的年轻人,在跟着音乐跳着广场操,老人带着孩子在广场戏耍,商业街红红火火,小区里一排排整齐的楼房,仿佛到了城里一样。
进了关山街道不远,就直奔那卖油糕的摊店去了。关山的“红糖油糕”,皮薄而脆,很有名气,是必须要买一些带回去的。不用费力去找,大老远就能看见一队人在排着队,我们停车也加入了进去。一只只包好红糖的“白面团儿”下入滚热的油锅里,一笊篱一笊篱焦红圆鼓鼓的油糕捞出来,旁边有人在熟练地包装收钱。队伍前面不断有人离开,后面又有人不断加入,排队的队伍始终保持着长度。“关山油糕”把店面开进了城里,却不如在乡下的生意好,后来索性又关了门,回到了关山老街。这亦或是因为关山而使油糕有了生命力的写照罢!
穿过老街向北,远远地就听见人声鼎沸,是到了集会的市场。关山周边的人们,都奔着集会而来,使得关山的集会比其他任何乡镇都热闹。市场前的公路两侧停满了车,自行车、电动车在门前出入不息。于是我们也停车,直奔那热闹处而去。
市场门口被一群人围住的就是关山有名的“甑糕”。这家“甑糕”米粒香浓,红枣软甜,软糯黏甜的品质享誉周边,只有在集会时才有。于是也就赶紧去买,怕等到出来时卖空就买不到了。
市场里商品丰富,电喇叭的声音高低起伏地喊着。一件件商品被整齐夸张地漫摆、漫挂在摊位前后。有年轻媳妇儿在卖衣服的摊点为老人买一件上衣,或者挑选一双老人们穿的鞋袜。卖水果的把水果切开摆到了路上吸引着人。卖调料的摊位前,粉碎机不停地翁叫着,老汉也顾不上收钱的忙和着。自产的各样蔬菜摆了一巷子,虽然收拾得不够细疏,但便宜的价钱和爽快的称重,生意却不错。
在卖小吃的棚下休息一下,要了一个肉夹馍,再来一碗刮刮豌豆凉粉。用带孔的圆铁片,在扣在桌上的脸盆一样的雪白的凉粉坨上转上一周,用手便拾起一撮细白的凉粉来,拌上自制的土芥末、香油和各式调料。加一筷子入口,凉爽爽的土芥末的味道充斥鼻腔,美味极了!
吃过小吃也歇够了,又在卖菜苗的老在哪里,买了一盘辣椒苗,妻反复问过,确认是当地有名的线线辣子品种,才满意地付了钱。又买了一捆十几斤的小葱秧,准备带回老家,种在房后的菜园里。
出了市场,手里提着的各式物品放进了车后备箱里,油糕、甑糕都有了,还差有名的“关山猪蹄”了。顺着指引,从市场围墙外向南而去,过了美化后新的关山护城河遗址公园,在一排青砖蓝瓦的关中民居里找见了猪蹄作坊,已是工厂化的生产。洁净的车间,一盘盘的卤猪蹄被送进了冷库。我们买了几只猪蹄,软烂的肉皮炸裂开,骨头已显得松零散了许多,是名副其实的“稀糊烂猪蹄”。迫不及待地用手撕了一片蹄冻入口,口水四溢,香气就流满了唇齿之间。
开车返回时,特意选择了老阎关公路。来回不同路上有不同的风景,也算是尽兴而归了。已十点多钟,太阳晒得人有些热,开车钻过铁路桥洞,直行又过了有名的酿醋村---苏赵村,转过弯就到了代家村十字了。
关山是甜瓜之乡,这里就自然而然形成了甜瓜交易中心了。一辆辆满载甜瓜的三轮车停在路边、行在路中,讨价还价的议论声、打笑骂闹的嬉笑声、三轮车上柴油机的哒哒声、汽车喇叭声响在一起,像交响乐一样地吵闹着。我开车小心的跟在三轮车潮中,慢慢地通过,在一处空地前停下车。
这空地是一处广场,停着十几辆大的货车。一排平房前的空地上像山一样堆满着白亮的甜瓜。有几个年轻人,正在网络直播,身后是一群工人在忙着装箱发货。价廉味美的阎良甜瓜,听说每天要发走六车货。
“
叔,你种的这瓜是啥品种?”我问在路边停着的一辆三轮车上的中年农民。
“我这是小籽,是传统瓜获过金奖的”农民说话间,透出无比的骄傲,“我这瓜是正熟味美,十八度甜,不打膨大剂,是正经东西!”
“收入怎样,能挣钱不?”我又问。
“能挣木!两元钱一斤,一亩地能卖两万多,我今年四亩地,想奋斗十万元哩”农民黝黑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能卖给我几个尝尝不?”我被他说得馋了起来。
“卖啥哩?给你装,咱自己种的,不要钱!”说着话就动手给我拿。
我捡了十个瓜,要付给他钱,他死活不要。他说他是给这个电商送瓜的,好品质保证了好价钱,他的瓜是这里是免检产品。他说关山原来种瓜的瓜农,只讲效益不讲品质,打药催大的,未成熟就抢价上市,倒了关山的牌子。后来政府带领大家选品种、讲技术、保品质、打品牌,又赢回了“中国甜瓜之乡”的美誉。现在“冰糖翠梨”“芝麻粒”“绿皮脆皮”“玉美人”“红肉”等,品种多,品质也好。
“吊蔓瓜价格好,明年咱也打算种两棚”农民自言自语地说。
“这路两边的瓜地里,想吃了随便去摘,谁都不会要你钱的。几亩地的瓜你能吃几个?”他很自信地告诉我。
正说话间,一家迎亲的队伍过来了。跟在一队小车后的大汽车上,拉着十几号古代战服衣装打扮的人,在车辆缓慢地行进中,鼓点声均匀地响闹着。越是到了拥挤的路段,鼓就越敲得卖力。
“这是有名的‘关山蹩鼓’”农民介绍说,“敲得攒劲,看着得劲”。
“你会敲鼓?”我问。
“会,咋不会?在关山谁不会敲鼓,就不是关山人!”农民说着话,手里也不停地动作着,打着节拍,显然他也是爱好者。
关山镇的关山汉子不但会种地,还能敲鼓?在鼓点声里敲出了一个个的“种瓜大王”“甜瓜大王”“羊奶大王”“面粉大王”。借着迎亲队伍刚刚经过的间隙,我赶紧启动车子钻了出去,再等一会儿怕就出不去了。
沿荆山塬顶一路向西,过了秦龙乳业的“5G智慧农场区”后,跟着刚参观完牧场的几辆旅游大巴车,跨过新修的康桥,吹着五月的暖风,闻着一路的花香,听着鸟鸣就回到家了。
给老人送去买回来的的几样美味小吃,回家后赶紧洗了未花钱买来的“小籽甜瓜”,切开后轻轻咬上一口,凉凉甜甜的汁液流进喉咙,人的五脏六腑就都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