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荀子的学生。他是一个对任何事情都能深度思考的人。从两个不同地方觅食的老鼠总结出人要改变自己的命运,要靠行动。
因此,李斯离开了上蔡,因其精于纵横之术以及写得一手好看的小篆,得到了吕不韦的赏识,被吕不韦招入相府当门客。相府人才众多,又如何能出类拔萃,李斯做了两件事让他展露了头角。其一是修订《吕氏春秋》,因其词藻华丽,吕不韦将修订后的《吕氏春秋》悬于咸阳城门,称若有人能增删一字奖千金,可咸阳城内却无人能改动分毫。可见李斯文采无人能出其右。也印证了吕不韦对李斯的欣赏和肯定。另一件让他能跻身权利中心的事情就是解除了蝗灾造成的百姓饥荒问题,献策促使豪门富户捐粮,解决了饥民问题,同时也得到了吕不韦向秦王推荐他的机会。
然而李斯的命运是跌宕起伏的,在他仕途高升的过程中迎来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机。第一次就是因韩国人郑国(郑国渠的修建者),秦王疑其有懒兵而疏于攻韩的图谋下令驱逐异地的人。这其中就包括楚国人李斯。李斯为了让秦王抛下成见,消除对他的怀疑写了《谏逐客书》,旁征博引古代贤明君主皆胸怀宽广,并惜才爱才,并论述秦国的不断强大离不开人才的引入。是以泰山不让土壤 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救其深。最终让秦王放下了成见。
同样是荀子学生的韩非来秦,让本否极泰来的李斯又迎来了第二次危机。一方面是韩非的个人能力强于李斯,《史记》记载,韩非精于“刑名法术之学”,写了《孤愤》、《五蠹》和《说难》;另一方面秦王十分欣赏韩非,想留下韩非为秦国所用。这样的局面让李斯感到自己的地位岌岌可危。李斯又再次启动自保方案,进谏秦王韩非此行的目的是“为韩不为秦”。尽管秦王仍想给韩非辩解的机会,可就客观条件来说韩非的口吃,加上出生贵族以个人为中心,不懂人情事故的种种问题都让韩非落人口舌。最终韩非死在了同门的手里。至此李斯坐稳了相位。
李斯人生最后一次也是最可怕的一次危机就是在扶苏和胡亥登帝位的问题上他犹豫了,最终被胡亥的老师赵高胁迫选择让胡亥继承王位。这个决定虽然让他躲过了扶苏即位后除掉他的危机,却又给他自己埋下了隐患。
经过了几次大劫,李斯仕途顺畅,家族繁盛。但他却害怕了,思虑起老师曾告诫的一句“物禁大盛”。李斯对将来自己的归宿感到担忧,感慨道:“物极则衰,吾未知所稅驾也!”
可能他那时不知道同盟者可在转瞬间变为敌手。虽然前面两次危机中李斯所写的《谏逐客书》和《行督责书》成就了他,成了他登上高位的推手和助力,但最后一次在牢狱之中写的《狱中上书》却让他的命运彻底崩塌……
李斯的一生前扬后抑,让人无限唏嘘,感叹他不知急流勇退,不解功高盖主本就是不可言说之事。令人扼腕其死的惨烈。
“上蔡东门狡兔肥,李斯何事忘南归?功成不解谋身退,直待咸阳血染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