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来自茨威格与希特勒的精神对弈|《象棋的故事》中所隐含的真相

莎士比亚:“我们命该遇到这样的时代。”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33岁的茨威格自愿入伍,担任战时的新闻收集工作。1933年希特勒上台,犹太知识分子受到迫害,不少科学家和作家流亡海外。1934年茨威格被迫离开奥地利,迁居英国,一生颠沛流离,居无定所。

茨威格

茨威格见证了欧洲大半个世纪的战火硝烟和沧桑巨变,他是地地道道的和平主义者,因他内心一直崇尚欧洲美好的精神家园,所以在他的作品中不乏有许多关于战争的反思与抨击。其中《象棋的故事》便是他所创作的最后一篇中篇小说,揭露了法西斯对人类思想的侵蚀和折磨。

如果说茨威格的代表作《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起来婉转可泣的话,那么《象棋的故事》读起来就是畅快淋漓,跌宕起伏的情节让人拿起书来就想马上读完。

小说采用的是多层框架叙事结构,大的框架是在一艘远洋邮轮上所发生的,众人与琴多维克的对弈。在这个大的框架中,又套有两个小框架——“我”听人讲述琴多维克的事迹是其中一个、“我”倾听B博士讲述自己如何被纳粹迫害则是另外一个。

《象棋的故事》讲述了在一艘远洋客船上,一位业余象棋选手打败了象棋世界冠军。但据这位业余棋手说,自己20多年来并未动过棋子,看似平淡的叙述中其实隐藏着一个残酷的真相。

茨威格用自己惯用细腻的心理描写,生动地刻画出一幅在二战时期两种精神对弈的画面。

《象棋的故事》


一个偏执又狂热的象棋世界冠军

“他简直就是一张白纸,什么学问也没有。”

琴多维克是世界象棋冠军得主,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位世界冠军连一句最普通的话也说不完整。出身贫穷的他从小被神父收养,因有智力缺陷,所以神父并没有寄予过多的期望。

在一个冬季的夜晚,神父正在和巡查官下棋之时因事务临时离开,而在一旁一直观看的琴多维克却木讷地表示可以与巡察官下完这盘棋,但令人没想到的是,经验丰富的巡察官败下阵来。

“太不可思议了,就像《纽约全书·民数记》中智者巴兰那头会说人话的驴子。”

神父回来后得知琴多维克的“壮举”,察觉出他拥有的超人天赋。为了验证:一个只在某一方面才能卓越的人,能否扛得住众人的检验。他带着琴多维克去了小镇找众人对弈。

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所有人都败下阵来。从此这个出生在船民之家的少年踏上了辉煌之路。17岁时便取得了各种锦标赛奖杯,18岁参加匈牙利全国象棋比赛第一,20岁成为了世界象棋冠军。

但他在象棋圈却像一个怪人,因为他记忆力匮乏,不会记忆自己的战局,只会象棋技法。而且由于思想简单,他也没有自己的底线,对金钱的狂热使他无论什么工作和什么广告都可以接受。他自负骄傲,认为没人可以打败他自己,对待象棋有偏执的热爱,对待外人既冷淡又盲目的虚荣。

“不得不说太容易取得的荣耀确实会让一个空无一物的脑子变得狂热起来。”

在之后面对挑战者的对局要求,琴多维克更是漫天要价,以250美金一盘棋局与众人展开对弈。在对弈过程中,琴多维克更是显出漫不经心和傲慢的态度,仿佛与他对局的只是一些“癞皮狗”。

这个天才似乎没有随着技艺的提高而变得高尚,相反,他的种种行为在身为旁观者的“我”看来极为刻薄又令人讨厌。

直到博士出现后局势才得以扭转,我们在B博士的指导下扭转了战局以平局收场,这让众人都兴奋不已,感觉自己发掘出一个深藏民间的象棋天才,而实际上并非如此。

至此,茨威格也引出了这个多层故事结构中的第二个故事——关于B博士。

一个被纳粹迫害的象棋天才

B博士是维也纳人,与父亲一起创办了一家律师事务所,只为私人或企业担当法律顾问,同时也为一些皇亲贵族保管财物。但当希特勒掌控德国后,因被线人举报,B博士被纳粹人抓捕。为了从他上得出财产的情报,纳粹把他关在了“大都市酒店”。

虽然听起来像是受到了优待。但他们这么做只是为了让B博士失去与外界的一切联系。虽然身体安然无恙,但他的世界从此一片寂静,周围没有任何活物,感知不到时空,只有无边的寂寞。

“我仿佛漂浮在一个外太空,失去了时间和空间,将一直如此活下去。无聊的我在房间来回走动,大脑已经一片空白,只能机械性地跟着身体走动,来来回回。”

在这样的空间中,B博士从一开始的思维敏捷逐渐开始变得迟钝,心灵防线也在消退。就在此时,一次审讯前的等待间隙,他从一位军官的上衣口袋中发现了一本书。这对于几个月从未见到一个字母的B博士来说真可谓是欣喜若狂。于是,他把书偷偷带回了房间。

但令他想不到的是,这本书是一本关于记载棋局的棋谱,书上空无一字,只有一副副带有图案的棋局。

尽管失望,但在这虚无之中能有这本棋谱已经是上天垂怜。从此B博士开始专心研究棋谱,以床单为棋盘,用面包捏成棋子,开始了属于他自己的象棋世界。

“我有大把的时间来做这些琐碎又复杂的事情,大概世界上只有被囚禁的我才会如此消遣吧,时间对我而言只是一种负担。”

好久不长,他在短短几天便背熟了棋谱。之后的日子,也学会了如何攻防和谋略与招数,对每一位象棋大师的走棋特点都了如指掌。几个月后,开始的激情已经消散,他又陷入了最初的迷茫,面对这样的境况,他只有一个选择——自创棋局。

在与自己对弈的过程中异常艰辛,因为需要两个思维,这两个思维要在同一个人身上,无疑会便让他变得混乱。况且自己超越自己是何其的困难,就好比我们永远也超不过自己的影子一样。

“魔鬼从我的心里滋生出来,我却控制不了它,我的大脑已经无力再去思考其他事情,每天都被卒、车、象,A、B、C,还有将军等等充斥着。”

B博士把自己变成了两个人,一只手执黑子一只手执白子,久而久之,他开始精神分裂,情绪也有了巨大波动,它已经脱离了正常人的轨道。

在一次狂躁后,昏迷的B博士被送到医院,苏醒后恢复理智的他被以精神病的名义释放。他辗转来到了这艘远洋客船上,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见到了真正的象棋。虽然心存芥蒂和恐惧,但B博士仍旧想证明自己是否能对着真实的棋盘下棋。

于是,B博士答应了与世界冠军的对局邀请。

对弈的真相——茨威格与希特勒的精神对弈

第二天下午三点,这场万众瞩目的比赛拉开序幕。琴多维克始终与之前并无两样,而一开始的B博士显得很轻松,周身围绕着欢乐与自信,但随后琴多维克便抓住了B博士的弱点,一直故意拖延时间以让B博士抓狂。

琴多维科的目的达到了,他用拖延的战术把对方逼到忍无可忍。而时间越长,B博士的精神状态就越加不稳定,眼神开始呆滞,无法聚焦,甚至开始胡言乱语。

“B博士是个安静、随和的人,眼下却表现出癫狂的一面,嘴角的抽搐相隔时间越来越短,整个身体都在颤抖,好像得了很严重的病。”

就在B博士精神濒临崩溃的时刻,“我”的好心提醒将B博士由虚无拉回了现实。随即恢复理智的B博士向大家绅士地道歉,并宣称自己再也不会碰棋盘一下。

而故事的最后,狡猾的琴多维克目的已经达到,面对这盘棋局他却假惺惺的说:“在业余棋手中他算得上很优秀的人了。”

其实,茨威格在这篇中篇的写作上对人物的偏好非常明显:琴多维克的虚伪和狡猾,他毫不留情地用旁观人的话语表明厌恶;而对于B博士的遭遇,也能从文字中看出来他深深的同情。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喜恶,我想是因为茨威格笔下的这场对弈真相是:他和希特勒的精神对弈。

在这场对弈中,象棋象征了二战战场,琴多维克故意拖延使B博士崩溃就象征着希特勒对茨威格的精神迫害。茨威格用“我”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对象棋看法的同时,也隐晦的表达自己对战争的不满。

书中的“我”不明白,为什么有人会对象棋如此狂热,愿意让那一小块布满黑白格子的棋盘把自己灵活的头脑禁锢起来,并且终生周旋在三十二颗左右前后移动的小棋子之间,把这作为毕生的事业。

琴多维克就是这样的人,他对象棋的偏执与狂热与希特勒如出一辙。

张晏在《茨威格中短篇小说研究》一书中曾经写过:“琴多维奇是一种单方面的天才,只对下棋和赚钱狂热,根本不考虑周围环境和其他人的感受,代表着工业社会时代新兴的一种生存模式。”

希特勒

同样,这样的单方面天才就指代了希特勒对于日尔曼民族的狂热,他有征服世界的欲望,和琴多维克的遭遇一样从默默无闻迅速走上了世界舞台,他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迫害了几百万犹太人,他焚书禁书,使许多科学家、作家,包括茨威格都流亡海外。希特勒虽然带有天赋异禀,但道德和价值观都有同样的扭曲。

B博士作为名门望族,在大都市会馆中被折磨成了人格分裂,这样的遭遇就象征着茨威格本人。他们都是奥地利人,都曾受过纳粹的迫害,B博士被关在房间中与世隔绝,茨威格逃亡他乡、流离失所,他们都饱受着深深的精神摧残,陷入了精神孤立。

“把人囚禁在与外界断绝来往的酒店房间里,是多么阴毒的折磨方法,简直能摧毁一个正常人的心灵。”

身在宾馆中的B博士,条件比集中营中的犹太人优渥许多,但精神世界的空虚却让他痛不欲生,茨威格也是如此,虽然流亡在外却物质条件丰厚,茨威格心里时刻担心着祖国亲友的忧患,这是比任何肉体的摧残更要残忍的事情。

因为战争形势的迫害,他们心中的愤懑无处发泄,象棋给了B博士一个发泄口,他要证明自己不会轻易被打倒,所以才会把自己一分为二,不断斗争,甚至开始废寝忘食,最后变成了人们眼中的“疯子”。

这个分裂出来的精神就代表着茨威格无时无刻的反抗意识。

茨威格

茨威格内心深处的美好愿景

“这是第一天。随后的日子接踵而至,明亮的、昏暗的,单调的、空虚的,战争年代滚过来了,我不愿意去说它。在我写下这行字时,它的手正在用梆硬而血淋淋的字,书写着它那残忍的编年史。然而,我们的站立处尚且在它起始之地的开端。只有在它终结之时,诗歌的韵律才会在我们耳边再度响起。”——茨威格《昨日的世界》

出生在艺术之都的茨威格,维也纳养育了他的艺术天性,内心一直都对人类文明有着美好的愿景。他深受人道主义精神的熏陶,同时也受到过罗曼·罗兰和弗洛伊德的思想影响,他的一生都在为人类的精神自由奋斗着。

茨威格善于刻画心理和驾驭语言,所以《象棋的故事》可以把一个偏执的冠军和一个痛苦的绅士表现得淋漓尽致,是一部彻彻底底的反战作品,他用自己的文字抨击着这个道德败坏、精神文明丧失的世界。

在小说的最后,当B博士在精神濒临崩溃的时候,被旁人好心提醒脱离了精神控制。这意味着在茨威格的内心深处是想结束这场孤独的心灵之旅的,他一直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为苦难的大众做些什么,想发挥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但现实中的他却因为无奈选择了逃避,此时的他心中的精神家园已经不复存在。

1942年2月22日,茨威格与夫人服毒自杀

“我的精神故乡欧罗巴以自我毁灭,我认为还是及时不失尊严的结束我的生命为好。”

在1942年2月22日,他同他的第二位夫人在里约热内卢的佩特罗波利斯小镇的寓所双双服毒自杀。

3年后的1945年,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他还是没有坚持到最后,一战摧毁了茨威格的物质家园,二战摧毁了茨威格的精神家园。就像莎士比亚说的:“我们命该遇到这样的时代。”

茨威格带着时代赋予的那颗饱受摧残的心,离开了他认为绝望的精神世界,但是他通过文字所寄托出的美好愿景却传递了一代又一代。

——END——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125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293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2,054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077评论 1 291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096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062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988评论 3 417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817评论 0 27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266评论 1 31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486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646评论 1 347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375评论 5 34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974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621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796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642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538评论 2 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