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受爸爸的影响,我从小就很喜欢读书。我看书很杂,人物传记、悬疑推理、文学艺术、宗教历史之类的书我都看。
但是,重点来了。我后来发现,我看过的书我都忘记了。即使读了这么多书,吃到美食依然只会说“哇塞太好吃了”,看到美丽的风景依然只会说“卧槽太美了吧”,别人讨论起某件事时引经据典,我就会感叹,他怎么知道这么多?我怎么只听说过人名或者地名呢?
网上不是有种很火的说法嘛,“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吃过很多事物,现在已经记不起来吃过什么了,但是我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我的骨头和血肉了”。听起来是有点道理,但我觉得,更多的是有点自欺欺人的意思。谁愿意承认自己这么多年的书白读了呢?总要为自己找个好听的理由吧。
后来在读一本关于写作的书的时候,我才隐约发现问题出在哪里:我之前所有的阅读,都只有输入没有输出。
我之前读书的时候,几乎从来不做读书笔记的,读完就读完了。除非那种特别感兴趣的,会读个好几遍的书,现在想起来还有印象,其他的真的都忘记了。现在想起来,其实还挺遗憾的。
单纯的阅读,只能在当时留个印象,时间久了就很容易忘记。所以一定要有输出的过程。每读完一本书,自己试着记录一下,这本书里印象最深的语句,或者说整本书带给你什么样的启发,学会了什么方法。这个记录的过程就是一个输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相当于又把书的内容回顾了一遍,而且是带着自己的想法在回顾,这样读书,印象才会深得多,才能慢慢的把书里的知识转化成为自己的知识。
所以我现在很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阅读的时候手里拿着纸笔,有什么想法就立刻写下来,每读完一本书都要写一下自己的感想,在输入的过程中不断输出,逐渐感觉到了自己的进步。输出的过程真的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