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看诊总结

这一周接诊患者中半数以上是辗转多处求医未果的患者。诊案堆积如山的背后,总让我想起《黄帝内经》那句"上工治未病"的警训。民间行医十余载,愈是通晓医理,愈觉肩头担子沉重。

【病案拾遗】

一位阿姨之前在我这调理过,后期一直精油保养挺好的,后来由于亲戚的好心,找某专家开了两次药。还好,第二次只吃了两剂。胸闷,浑身无力,人烦躁。看面诊舌诊伤了心阳,一看药方,用了大寒的药,说实话,我纠结了小一会,医院的医生会让你们签风险协议,而我们全靠自己扛。但我很想帮助她的心占了上风,最终开了个小方,当天转好。这样的"烂摊子"总会遇到,患者总爱问"为何还没好",我总答:"医者不是神仙,药材不是仙丹。"

而且医者有十不医——

1、不信中医的人。

2、对医师有疑虑的人。

3、自以为是的人,又要吃西药又要吃中药的人。

4、懂一点简单中药,对医师处方指指点点的人。

5、拿到处方,不按时吃的人。

6、拿到处方,到了药房抓药,听药师说处方用量太大,这个药相反,那个药有毒等,立刻就决定不拿药了,或回头来问医师处方问题,此类患者不要治。

7、不听医师建议的人,以为光吃药,不用忌口就可以的人。比如:肝硬化是由喝酒引起,吃中药后,仍然不戒酒,怎么可能会好呢?

8、重复问同一问题的人。表示病人对医师不信任。不可治。

9、有病乱投医的人。有了重病,只要别人说什么好,就立刻去做,结果乱吃一大堆药,此类人没有主见,见风是雨,不要治。

10、平时吃一大堆不必要的药或维生素的人。生病时来看医师,随身携带一药囊,并请求询问医师何药可吃,何药不可吃,这类人除了本身疾病外,又自己增添许多本来根本不存在的问题给医生,千万不要看。

【医道省思】

本周接诊的糖尿病老者令我感慨。他坚持"打胰岛素就不用忌口",结果足部溃烂初现。我指着诊室里的《千金要方》拓本念道:"消渴病人'所慎者三,一饮酒,二房室,三咸食及面。"现代人总把身体当机器,以为医生能像修车般"更换零件"。实则七分养胜三分治,昨日的饮食作息,早已写下今天的面舌脉。

【患者箴言】

特别要记一个胃痛的案例。长期胃痛只肯服止痛片,直到便血才来求诊。结合望闻问切,劝他"若要胃气顺,先解心头恨"。原来半年前合伙纠纷郁结于心,配合四逆散加减疏肝,更嘱每日想几件感恩的事。今晨传来消息,便血已止,最妙的是他说:"原来治病不是光喝苦药。"

【节气养生】

春分之季,多食时令菜,注意食物的阴阳平衡。

疏肝,适当运动。

仲春之月,号厌于日,当和其志,平其心,勿极寒,勿太热,安静神气,以法生成。

结束本周诊疗时,望着祖师爷孙思邈的降龙伏虎图,忽然明白孙真人为何将"胆大心细"改为"心小胆大"。医者的懂得,不是炫耀学识的资本,而是慎终如始的敬畏。愿诸位谨记:最好的医生住在你的饮食起居里,最灵的良药藏在你的喜怒哀乐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以敬畏之心对待医学 本周接诊中遇到一位长期失眠伴心悸的患者,虽表面证候似心脾两虚,但...
    胡三真阅读 861评论 0 1
  • 要想改变一个人有多难呢? 想想要改变自己要多难,改变别人更难。我们的个性,行为,习惯是从小养成的,要改变是很难的,...
    胡三真阅读 748评论 0 2
  • 有位朋友说,说实话,“一开始我也没那么信任你,跟着朋友去其他地方调理,我心口不舒服TA给我解决了,但肚子不舒服了,...
    胡三真阅读 775评论 0 1
  • 多巴胺和内啡肽,适量就是最好的。其实任何事,“度”最关键。 冬季突发性耳聋大多是肾气不足造成的,适当的调理+适当的...
    胡三真阅读 23评论 0 0
  • 我们一直在用劲的活着,要学会放松自己,一直紧绷的弦是容易断的。放松的方式有很多,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接触能取悦自己...
    胡三真阅读 68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