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路都是不同的,到这年纪,可能还不太明白我爱什么,但肯定知道我不爱什么我宅属性,喧哗热闹的学习氛围不太适合我,过于勤奋励志的方式我又觉得累,滴水穿石比较好。
有时间,写文也不是为了谋生,所以我准备把写作当成学习一项新技能来对待,从头开始,以网上公开资料和儿子中学语文为教材,以记录学习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为作业,整个过程作为结果,如有所悟就是奖励,其实就是想老老实实,真心真意地学可做好一件事。
以前我很多同事喜欢:天空没有留下痕迹,但我知道我已飞过。而我喜欢雁过寒潭潭不留影,做事也都要求一个结果,要么成功要么失败,实在不理解说这话的心理,就到今天仍是。我固执地认为这是无奈的自我安抚而不是心安意定的陈述。简简单单只为做一件事,事情的过程就是结果,我就想这么做一次,就想亲身感受下这是种什么状态。
从网上得知学一项新技能,到应用水平需100小时,其实有很多说法,没经历过,无法知对错优劣,看着顺眼,觉得合适就决定用这个,缘分也是无能力选择时的一种依据,况且这能让自己快速进入下一步,而不是把时间浪费在比较选择上,成不成试过就知道。我计划以三个月为一个阶段,每天底线1小时,500字,读一篇课文。这标准能减少畏难心理又起点督促作用,三个月时间应该能知道需不需要换新学法。
500字写什么呢?刚看了一章巜金字塔原理》,里面有段话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人类特点,只有用某种方式将思想表达出来_说出来或写出来,我们才能够准确把握我们的思想。这下连为什么写作都找到答案了,决定把此书作为第二节段的课本之一。
学写作第一步,只要把自己想的东西写出来就可以了,理论上不该有没什么可写这种状况存在,这阶段是在学"写"这个技能,不是搞创作,灵感啦,卡文,这类难题都太高级,还轮不到自己拥有,不会描写,不会抒情,不会的多了去了,这都不算什么,正常得很,不就是不会才学吗?只是练写,记录思想就可以,而思想一住不往,佛说一弹指三十二亿百千念,(一秒钟就有4弹指),有人形容念头如瀑流,一天之中多少念头,想想那得多壮观。不是去构思,只记录,500字真的小意思。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即然每天500没问题,那就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