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辛,微温。归肺、脾、胃经。
作用:外能发汗解表,内能化温和中,善治阴署证。又能利水消肿。
药性:辛、微温。归肺、肝经。
作用:1、辛温解表药中药性最为平和,外感表证无论风寒、分热均宜。2、质轻透散,透表之力较防风强。3、发表透疮宜生用;止血宜炒用;荆芥穗更长于祛风。
功效: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
药性: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
作用:1、质松而润,祛风之力较强。2、既能消外风,也能息内风。
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升清燥湿止泻。
药性:辛,温。有小毒。归肺、肾、心经。反藜芦。
作用:1、外能发散风寒,内能温肺化饮。2、既入肺经散在表之风寒,又能入肾经而除在里之寒邪,表寒、里寒均可使用。3、善于散寒,且止痛之力较强,尤适用于各种寒性痛证,少阴头痛。
功效: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
药性:辛,温。归肺、胃、大肠经。
作用:长于止痛、通鼻窍,且善入足阳明胃经,故阳明经头面诸痛尤为多用,如头额痛、牙龈肿痛。
功效: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祛风止痒。
此文章仅认识药材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