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的关节会痛?中医教你一招缓解老寒腿~

天冷了,有些人的膝盖比天气预报还准:一降温,膝关节就隐隐作痛;睡觉盖厚被子,仍会感觉腿发凉。对于这种关节冷痛的症状,民间俗称为“老寒腿”。很多人以为多穿点、泡泡脚就能解决问题,其实没有那么简单。

01什么是“老寒腿”

“老寒腿”其实是膝骨性关节炎的俗称,虽然带了一个“寒”字,但还真不是“冻”出来的毛病,是病根在软骨的一类疾病,寒冷只是其中一个诱因。

膝关节由三块骨头组成,正常情况下,关节骨骼表面有一层透明的弹性结构,称为软骨。软骨好比车子的避震弹簧,在关节活动时,它会变形,让两个骨头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进而减轻关节之间的磨损。随着年龄增长,关节软骨就会慢慢老化,不但会变薄、变脆,还可能会因为外伤而出现破碎甚至大面积剥脱。如果软骨被磨损殆尽,在活动时就变成了骨头和骨头之间的“生磨”。关节的这种硬性磨损,就会引发无菌性炎症,出现疼痛、红肿、关节僵硬等症状,诱发膝骨性关节炎。

根据病情的轻重,“老寒腿”分为轻度、中度、重度:轻度多表现为膝盖间断性的隐痛;中度为膝关节活动时发生摩擦声,有的人久坐后突然感到膝关节像“上了锁”一样动弹不得,上下楼时膝关节疼痛难忍;重度则表现为持续性膝关节疼痛或者夜间疼痛,甚至膝盖变形变大。

“老寒腿”带一个“老”字,多认为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病,不过,近年来却成为80后、90后等年轻人的多发病。尤其是现在年轻人超重的情况越来越多,膝关节负重越多,软骨磨损的几率越大。对于女性来说,经常穿高跟鞋走路,对关节的损伤也很大,加上腿部肌肉力量弱,就容易诱发“老寒腿”。此外,司机、重体力劳动者、运动员、模特等,由于职业原因导致膝关节磨损多,也容易诱发“老寒腿”。


02如何缓解不适症状

“老寒腿”发作时,患者常出现关节僵硬、疼痛、畏寒等症状,十分影响个人状态,除了要及时就医外,还可以居家通过以下方法缓解不适症状。

取坐位,两手扶膝,然后依次做下面这些动作:

两只手的手心护在膝盖上,双手按住双膝的同时,加以按摩,向外按摩膝盖骨的周围36圈,再向内按摩36圈,以膝关节内有热感为佳。

双拇指尖按压两侧内膝眼10下,再于两侧外膝眼按压10下。

用拇指尖在膝盖骨周缘找压痛点,在压痛点上点按,每一压痛点压5~10下。

需要提醒的是,并非所有的腿疼都是“老寒腿”,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这两种疾病也会导致腿疼,因此一旦出现腿疼的症状,千万别拖延,赶紧到正规医院去诊断治疗。


03穴位按摩预防关节炎

血海

血海为足太阴脾经之穴,位于大腿前区,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之处。血海是脾经之血聚集之处,犹如大海,可见血海穴在气血调节方面的重要性。血海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既可养血和营、健脾祛湿,亦可活血散瘀、通经活络。位于髌骨内上缘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取穴法:坐位,患者屈膝,医者以左手掌心按于患者右膝髌骨上缘,第2至5指向上伸直,拇指约星45度斜置,拇指尖下是穴。对侧取法仿此。

内膝眼、外膝眼

内、外膝眼位于膝部,当屈膝时,髌韧带两侧凹陷中,内侧凹陷处为内膝眼,外侧凹陷为外膝眼,此处也称为犊鼻穴。内膝眼和外膝眼主治膝腿痛、足胫无力,有通经散寒、调和气血的功效。

取穴法:正坐或仰卧位,下肢用力蹬直时,位于膝盖下面内外边均可见一凹陷,外侧的凹陷中为外膝眼,内侧凹陷为内膝眼。

阳陵泉、阴陵泉

阳陵泉为足少阳胆经的合穴,位于小腿外侧,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阴陵泉是足太阴脾经合穴,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方凹陷处。“膝为筋之府”,阳陵泉为筋会,所以阳陵泉是治疗筋脉麻痹之要穴,对痉证、痿证、痹证等有较好的治疗作用。阴陵泉可健脾除湿化滞,与阳陵泉同用,共奏舒筋活络、祛风除湿、通痹止痛之功。

取穴法:取阳陵泉时,坐位,屈膝成90度,膝关节外下方,可以摸到一骨性标志,此为腓骨小头,腓骨小头前下方可触及一凹陷处即为此穴。取阴陵泉时,侧坐屈膝或仰卧位。用拇指沿小腿内侧骨内缘(胫骨内侧)由下往上推,至拇指抵膝关节下时,在胫骨向内上弯曲处可触及一凹陷处即为此穴。

足三里

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的合穴、胃下合穴,有“人体第一长寿穴”之称,具有调和气血、养胃健脾、强身健体的作用。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

取穴法:屈膝,四指并拢,拇指按于髌骨上缘,四指沿髌骨外缘直下,中指指尖到达之处即是此穴。

我们可以对上述穴位进行适当按揉和艾灸。按揉穴位可以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进而缓解疼痛和僵硬的症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