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是我唯一买的一本村上春树的书,村上春树的大名我自然是不必说了,《挪威的森林》是一本超级畅销书,但是我没看过。我买书,一般是看自己心里对这本书的第一印象如何,无关其他。
选书如同选择爱情一般,不管别人怎么说,我都用自己的心去感受。这个说法虽然有一点夸大,但是蛮符合我内心的想法的。而我买的书,基本上都是自己的爱看的,所以选书这也是一个挺让我得意的能力。
我是在简书上面的某一个书单里面见到这本书的,那个时候正想买一些与写作相关的书籍,于是我就买了《成为作家》和《当我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两本书都是好书,前一本甚至更为经典,可是我却偏偏喜欢后一本书,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
关于跑步的这本书,大多时候是在讲作者的一些心里历程,他在不停的跑步中,去思考,然后水到渠成,一本又一本的出了书。
我读完村上春树,这本关于跑步的书,第一遍的时候,瞬间觉得跑步和写作俩个事情原,来是如此的紧密相连。
跑步是身体上的锻炼,而写作,是灵魂上的修行。
于是,每天晚上我拉着几个好友一起去操场跑步,后来竟然带动了其他人的跑步积极性,每天晚上操场上面都会几十个人一起跑圈圈。每天晚上来手机都不玩了,倒床就睡。
这是好的一面,可是,我却不知道自己在跑步的时候究竟想了些什么。因为跑完之后,我就匆匆的洗澡睡觉,第二天又开始了匆忙的一天,无暇写作。
有时候我实在是感到愧疚的不行了,感觉拿出手机码出一篇文章,不管它是好是坏,我甚至来不及检查一遍,就匆匆的点击了发送。
无人问津的文字让我颓废,跑步这件事情在期末考试来临的时候就没有继续下去了,这本书也呆在了我的床柜的底层。
暑假的时候,我整理我的书,掏出了布满灰尘的它。一时无聊,就再次看了起来。要知道,我看过第二遍的书屈指可数。
心路,这条路一直在变化着。再一次拿起这本书的时候,我发现了很多以前自己忽略了的文字。比如,村上春树跑的是马拉松,他跑了几十年从未间断。
而我,仅仅是付出了几个星期就急切的想看到成果,我为自己感到羞愧。这一刻,我知道了自己与那些大师的差距,我连他们最基本的付出都没有做到,却妄想得到和他们一样的结果。
可能吗?痴人说梦。
但我那时早已有了自知之明,此刻这本书还在我的床头,只是放在最顶端而已。
在村上春树的这本书里,我们每个人所看见的,都是自己,而在不同的时间段,也产生了很多不同的理解。对于写作这件事情,我本身是抱着一种想,但是又怕的心情,再加上我有点懒,就更加处于劣势了。
我已经断断续续写作了一年了,我在很多的平台都呆过,可是一直都是小透明。写过言情小说,写过散文日记。当写作慢慢的变成了我的一种习惯,在我玩游戏的时候,我总是感到一种心虚和愧疚。
愧疚这个词语我说过很多次了,没办法,是我对不起我自己。因为懒,所以我半途而废过很多次,再加上现在是学生,靠父母养着,也没有什么经济上的困难,凑合着过日子混时间罢了。
但是当我进入大学的第一天起,我就会想,还有一年不到的时间我就满十八岁了,我应该靠自己养活自己。那是一种慢慢逼近的紧迫感,挺让人窒息的。
所以,我想方设法的赚钱,然后发现自己并没有一技之长,自己又不愿意去做那些又苦又累的兼职,于是战战兢兢,悄悄的拿起笔。当我跑步的时候,我大概就是想的这些吧,和我平日里担忧的一样,唯一不同的是,一个在床上呈大字型,一个在操场挥洒汗水。
村上春树说,他的写作,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这个我就很不理解,直到现在这依然是我的一个谜点。难道像我这样一直想着写啊写的人,就真的不能成功吗?那努力有何意义,我不想干了。
对,我选择了退缩,像一个缩头乌龟一样呆在自己的壳里面,安静的等死。平日里,我连言情小说的字数都不愿意凑了,反正也没人看,写我的日记吧,我写了自己的所有堕落。
一个愚蠢又世俗的女人,别妄谈写作了。我对自己这么说。
读村上春树的第三遍,我无意间翻到了文章的最后结尾。
跑步啊,这不就是写作吗?我们都在同一条赛道上面,有人停下有人超越,这一路很漫长,我们总会停下,也一定会到达终点。似乎这在一瞬间我就顿悟了。
我并没有再次效仿村上春树跑步了,我只喜欢一个人坐在一个角落,安安静静的看着这吵吵闹闹的生活。传奇是无法复制的,但愿我们都能书写自己的传奇,跑出自己的璀璨人生。
于是,我慎重的再次打开这本《当我跑步时,我谈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