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进电影院的次数少了,疫情是部分原因,更主要的是我想让子弹飞一会,让时间检验一下影片的质量再看。所以看的很多都是高分旧片,新片除非是口碑特别好或是为了支持票房才会进影院,否则一般都不在上映当下去看,以免浪费时间。2021年共看了四部电视剧、二十部电影,写了20篇带着浓烈个人审美取向和价值观的短评/观后感。写影评已成为我的习惯,看完不留下点什么总觉得事情未做完,不吐不快。不知你们是否也有同感?
单向街有篇文章写道:当人们记起电影,不论是在方寸手机电脑屏幕上,还是那个可以容纳2300个人的卢米埃尔大厅里,电影是一份令人类在疲惫夜色里稍感安心的,小小的,跳动的,温柔的慰藉。
看着去年写下的20篇影视短评,我的心中亦腾起一丝小小的慰藉——幸好还有文字,替我抓住了一些刹那间明灭的念头和感动。我相信,领略过的光影,最终会化为我们眼里的光,和记忆中的影。以下是我整理出来的年度影视作品私选,有疯狂安利款,也有建议避雷型。愿与君共享,若你刚好也看过,欢迎你的回音,期待共鸣。
年度推荐电视剧:《俗女养成记》《觉醒年代》《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
《俗女养成记·第二季》(2021)
推荐指数:五星
其中最让我破防的有几幕:警察小姐在看到洪育萱的伤痕后给了她一个拥抱,girls help girls,共情力真的很重要很宝贵;妈妈和爸爸在院子里跳探戈的场面让我看到,性感与年纪无关,妈妈超美超飒!还有陈嘉玲在生娃时大喊找妈妈,妈妈在身边鼓励她说你一直比我勇敢坚强,母女间这种紧密的纽带是人脆弱时最坚强的后盾。太好哭了!
《俗女养成记·第一季》(2019)
推荐指数:四星
讲真我并没有很喜欢第一季,因为我不太喜欢这时候的陈嘉玲。我可以接受她的不完美和小缺点,但我觉得她有点过于任性,在作出重要决定时冲动不计后果,沟通方式存在严重问题:要么是讨好型,掩藏自己的真实感受委曲求全;要么就是回避型,遇到困难或忍无可忍时就用斩断关系来逃避与对方的沟通。对父母的关心也时常抱着一种不解、抵触的情绪,一言不合就出走,阿嬷出殡这种大事竟然事先毫无交代搞一场抢骨灰闹剧,我要是她姑妈很可能一辈子就不来往了。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爸爸和蔡永森,爸爸是个爱小孩爱老婆还颇有浪漫情调的顾家小男人,蔡永森则是默默守护在陈嘉玲身边心甘情愿地充当绿叶。江显荣还蛮高大帅气的,虽然有点妈宝,但不严重,被求婚后还专门设计一场求婚趴来弥补女友,也算很用心了。陈嘉玲跟这三个男人相处时所展现出来的任性,在我看来就显得有些不负责任了。
《觉醒年代》(2021)
推荐指数:四星
《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 Fragrance of the first flower(2021)
推荐指数:三星
学妹的勇敢和执着、莽撞和欲望,学姐的踟蹰和退缩、挣扎和不安,都在这部戏里描写得很细腻、真实,两个女生之间的亲密互动也很温柔美好。然而,不能因为她们之间有真爱,就对她们的不忠视而不见。无论是异性还是同性亲密关系,忠诚都是同样重要的,想象一下,如果学姐换成学长,老公换成老婆,亭亭的引诱与学长的出轨一定会被骂到飞起。在忠诚这件事上,不能也不应该双标。很遗憾,在虚构的影视作品中都很少看见具足激情、亲密、承诺三大基石的健康婚恋关系,更别说现实中的情况了……如果可以打半星的话,那就加多0.5分给郑宜农为这部剧写的片尾曲吧~
(为什么打三星还推荐呢?因为如果把价值评判放一边的话,这部剧拍得真挺好的,而且总共才6集,一集15分钟。看看不亏~)
年度五星推荐电影:《十二夜》《小妇人》《九零后》《无依之地》《地久天长》《白兰》
《十二夜》(2000)
二十年前,林爱华就拍出了恋爱版《婚姻故事 Marriage Story》,放在今天看一点也不过时。我很好奇,看完这两部片子,还会有人向往婚恋吗?还敢走进婚恋吗?还愿意尝试爱情吗?
影片中有一段非常真实的情侣吵架令我印象深刻。发生背景是这样的:女主Jeannie和男主Aaron准备搭飞机去度假,在机场Jen遇到了非常热情的前男同事。Aaron吃醋,追问Jen是否被男同事追过,Jen回答“是”并透露两人有过一夜情。于是有了下面这段对话:
A:不是事事都讲男女平等的!
A:男人跟女人在(性)那方面就是不一样的!
A:女人(在性方面)就不应该犯错!
……
Aaron 的话明显反映出他认为性是男性的权利和女性的耻辱,男性可以自由追求性的享受,而女性就必须洁身自好守身如瓶,否则就是对现任男友的伤害。然而他却是因为性的吸引而与她走到一起的。这体现出男人极度的自私和虚伪。用圣母的标准苛求女性,用未成年人的标准宽恕自己,自己永远没有错,错的一定是别人。
好在,女导演安排了一个令人舒适且意味深长的结局,在这就不剧透了。没看过的非常推荐一看。哦对了,提醒一句:一定要看粤语原版,不讲白话完全没feel!
《小妇人》/ Little Women(2019)
2019版电影《小妇人》最让我欣赏的地方就是:导演和编剧呈现了多种面貌的女性力量,为「什么是独立女性」提供了一个更为现代、包容、善意的解释。
Meg遇到真心爱人,那即使和他一起过着清贫的生活也甘之如饴;Beth珍视家庭生活,陪伴父母左右也很好;Amy作为一个积极入世的现实主义者,在爱情来敲门时毅然选择离开稳定、飞蛾扑火,勇气可嘉。追求爱情和追求自由之间不再有孰高孰低的对立关系,新版《小妇人》做到的,是告诉女孩们,她们有权选择自己想过的生活。
就连代表独立女性形象的Jo,在这部影片中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小妇人》没有把Jo局限在一个定好型的模子里,规定她作为独立女性就必须坚定选择自由而放弃爱情,Jo可以向往浪漫,也可以在某个时刻感到孤独显露脆弱。
这也是为什么《小妇人》让我久违地感觉到女性角色们被真正当做了人,而不只是宣扬价值观的空洞符号。比起无所不能的女英雄们,《小妇人》是真正的“小”妇人。但这些小妇人,她们之间不同的心思都被看见,她们的人生由自己的选择来书写,她们也为自己的决定负责任。这样的作品表达,赋予了经典小说新的生命,也更具有润物无声的力量。
《九零后》(2021)
很喜欢电影以西南联大学子的视角进行讲述的口吻,配音好听,富有磁性,能打动人;背景音乐也好听,为情节发展推波助澜。片中有三个片段让我泪水盈眶:一是19岁的缪弘在抗日前线英勇牺牲,距离日本无条件投降只差11天;二是杨振宁怀念邓稼先的画面,是两人青年时期在联大里一起背诵《吊古战场文》的场景;三是朱光亚那篇著名的《告留美学生书》。电影没有刻意煽情,却于平实讲述中直击人心。杨苡说:「巴金说长寿是一种惩罚,我说活着就是胜利。活着的时候有很多事要做,make good use of everyday.」朴实无华的话语,却是百岁联大学人坚持一生的人生箴言。
《无依之地》/ Nomadland(2020)
It’s about personal choice, bravery and self-honest.
She’s NOT homeless. She CHOOSES to be houseless and lives in her van wandering around the country. She needs friends and family but relies on nobody. She pays high price for freedom and no regret.
Departure is unpleasant but inevitable. She decides to spend her rest of life to get used to it.
Fern并非完全无家可归、无人在乎,但她一次又一次地拒绝安顿、选择上路,看似遵循内心追求自由,实则为创伤和回忆所缚,必须依靠步履不停才能不掉入内心的空洞。她既是主动漫游,又是被动逃避;既有工人阶级的无奈,也有劳动人民的尊严。影片提供了控诉不公的另一种方式,安静而有力。
《地久天长》/ So Long, My Son(2019)
导演的善意,在故事结尾体现得很明显——给这么一对已经没什么可高兴的夫妇一点意料之外的欣喜。让过去的过去,让活着的重生,让时间冲淡悲伤,让磨难无损善良。“真可笑,我们居然还会怕死!”只有经历过生命不可承受之重的人,才能发出这样的自嘲吧……
《白兰》(2001)
张柏芝凭借《白兰》成为第一位提名韩国金钟奖的中国女演员,也成为了许多韩国人心中的白月光。记得在报纸上看过一个报道,李准基来中国拍戏,被记者问到最希望和哪一位中国演员合作时,他脱口而出“张柏芝”。甚至到了2016年,韩国搜索网站最高频的中国演员,依然是“张柏芝”。《白兰》为什么这么让人留恋?除了张柏芝天然去雕饰的美之外,更打动人的,是两个社会底层、他人眼中的loser的良知未泯、相互取暖。善良对于幸福的人来说并不是多难的选择,但对于从未被命运关照过的不幸的人,却是艰难且可贵的选择。白兰面对命运的不公、生活的捉弄没有怨天尤人,相反,她感谢自己所得到的一丝一毫的善意和片刻的欢愉。苍白的病容掩盖不了发光的心,叫人怎能不爱呢?在海边,她用母语唱着“若不是因为爱着你,怎么会夜深还没睡意……”美到不似人间。
年度四星推荐电影:《过春天》《别告诉她》《末代皇帝》《人生果实》《四个春天》《你好,李焕英》《我的姐姐》《青蛇》
《过春天》/ The Crossing(2018)
过春天,这么美的名字,竟然是讲少年犯罪的故事。没有偷尝禁果、没有怀孕堕胎、没有黑道厮杀,女主角佩佩的青春依然残酷。片中有两处场景让我特别为她而难过,一处是佩佩父亲和自己新的家庭成员聚餐庆祝乔迁新居,他看到了站在餐厅外面的女儿,却假装不认识她;另一处是佩佩最好的朋友颂儿当着她的面撕掉了去日本的机票,并且说出了那句再也收不回的最伤人的话。原本是为了友谊而开始的兼职最终却葬送了友情,人生真的太讽刺也太无奈了!是不是只有青春才这么残酷?长大了会不会好一点?杀手Leo说:不,人生总是如此……
《别告诉她》/ The Farewell(2019)
片子里最打动我的一段就是Bili和妈妈在房间帮爱子找耳环,Bili情绪崩溃对母亲喊出了积压在心里多年的话:“我小时候最快乐的时光就是暑假到爷爷奶奶家的时候,然后突然你和爸爸就决定移民,爷爷生病了都不告诉我,等我知道时他已经去世了!后来我再回国,这里就没有爷爷了!”眷恋一个地方,是因为这里有我们爱的人、有触及心底最柔软处的回忆,这种情感在平时并不轻易表现出来,但却是在夜深人静时支撑我们从泪水中恢复的力气。
《末代皇帝》/ The Last Emperor(1987)
看完这部片子对溥仪产生同情的很大原因,是因为溥仪是由尊龙扮演的吧?若是换作一位长得与溥仪本人很相似的演员来出演,估计观众的同情心会下降不少吧?
看完影片,最记得的就是溥仪那句贯穿始末的“Open the door”,或愤怒,或失望,或无力,或悲伤……这句话也可以说是他一生的写照了。
《人生果实》(2017)
在高铁上看的这部纪录片,老人们平和的语调、缓慢却踏实的步伐,让人来人往的车厢变得安静起来。偶尔抬头看窗外,一片片稻田和长满树的小山峦映入眼帘,让人仿佛置身于电影中的庭院,闻到了花草的气息和奶奶做的糕点的香味。爷爷奶奶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实在太强了!换作是我,给我一个这样的庭院,不依靠外卖,不借助外力,我几乎是活不下去的。同样的感觉在看《小森林》时产生过,看《四个春天》时也产生过。上一辈人的动手能力和匠心匠艺令人佩服,对比才知道电子数码时代的我,与大自然打交道、照顾自己、帮助他人的能力弱得惊人。这似乎是一种退化啊……有空真应该过过没电没网的返璞生活,但啥时才有空呢?
《四个春天》(2017)
真的很感谢导演用镜头记录下了陆爸爸陆妈妈的四个春天,两位老人太值得记录了!他们是淳朴的艺术家,是实干的生活家,是孩子们遮风避雨的温暖的家。他们爱孩子,爱音乐,爱花草,爱山河,爱小动物,爱新鲜事物。他们入得厨房,出得厅堂,下得田地,上得课堂。竹椅一摆,声声二胡演绎二老的琴瑟和鸣;手风琴、小提琴、短笛信手拈来,父亲的才艺让人惊叹;砍柴种菜做衣衫,母亲的手艺让人钦佩。
片中有两句话令我印象特别深刻:母亲抚摸着女儿的额头温柔地说“崽啊,爸爸妈妈爱你,弟弟们爱你,亲亲戚戚都爱你。”(暴风哭泣)父亲在家忙东忙西“每天都要为家里做一件事,修修电灯、搞搞暖炉、弄弄热水。”(超暖心)他们是无数朴实善良的父母亲的缩影,他们又是有文化的农民的非典型代表。跟他们相比,真的自惭形秽:生存技能匮乏,生活能力一般,耐劳性抗挫力更是没得比,害!
《你好,李焕英》(2021)
其实贾晓玲回到过去发生的几件事情很简单就能概括:为了打压“仇人”气焰打排球,为了帮妈妈嫁得更好而发生的划船、看电影、二人转。回到过去,贾晓玲并没有更加了解自己的母亲,而依然是被母亲包容疼惜照顾着。贾晓玲对妈妈的爱的回馈,体现在愿意牺牲自己,宁可自己不出生也要让妈妈过得幸福。这一点很重要,但影片表现得还不够。
《我的姐姐》(2021)
本来想打三星,因为那个戛然而止的结局,看似开放性留空间给观众猜想,实则更像是导演和编剧难以自圆其说的囫囵吞枣。但看了一篇影评对于姐姐最终选择的猜测后,又觉得有道理:姐姐和弟弟踢皮球后相拥落泪,观影时我就觉得这把眼泪挺莫名其妙的,现在想想有可能是姐姐最后还是选择回去签协议,弟弟被富裕夫妇领养对姐弟俩的未来都更好。姐姐哭是因为意识到这一点,爱弟弟却不得不放手。由于存在这样的可能性,所以加多一星,希望以后有更多电影人关注女性角色、拍好女性角色、讲好女性故事,让我们不只习惯性地从男性视角去看这个世界!
年度不推荐电影:《少林足球》《两小无猜》《东方不败之风云再起》
《少林足球》(2001)
周星驰的这种无厘头、夸张与讽刺不是我所理解和欣赏的。为了五师兄和黄金右脚的初心和梦想,其他师兄弟都牺牲了自己和家庭。特别是金钟罩铁布衫那里,我以为少林队员会上去帮忙,结果没有;上半场队员受伤严重,我以为教练会为了大家的生命安全而喊停,结果没有;人数不够即将被宣判失败,我以为教练会自己上,结果没有。最后的成功,根本不是靠教练的英明指导,也不是靠六师兄弟的精诚团结,而是靠魔鬼队意想不到的天降奇兵,这样的胜利不知道有什么值得开心的。令我尤为不适的是中场休息时间教练和五师兄为了一己之输赢强留队友上场送命,并和教练内讧,丑态毕露。当然,五师兄这个角色不完美,也有可能是周星驰想要讽刺和批判的。但全片各桥段各情节信息点的生硬连接实在无法引起我的任何共鸣。看到不少短评都在抨击给这部戏打低分的观影者,我就纳闷了:你喜欢周星驰滤镜可以,但为啥强求别人也喜欢呢?
《两小无猜》/ Jeux d’enfants(2003)
影片内容与片名正好相反,两个满腹心事的捣蛋鬼。他们的爱情毫无责任感而言,在一起也不可能长久,当互赌游戏的新鲜刺激感逐渐被日常生活的柴米油盐冲淡了之后,还能找到继续走下去的理由吗?也许会变成开放性关系?以爱之名行互相伤害之实,不知该说俩主角是蠢还是坏。心疼那些被裹挟进他们游戏里而遭受伤害的无辜的人,曾经被无情伤害过并不能成为伤害他人的理由。总之,非常不符合我价值观的一部电影。
《东方不败之风云再起》(1993)
被林青霞和王祖贤的姬情戏骗进来看了一部不知所云的雷剧……简直是侮辱观众的智商。片中王祖贤扮演的雪千寻太可惜了,满腔爱意错付渣女,典型的PUA受害者,明明是才色智勇双全的人物,却沦为所爱之人的牵线木偶,被呼之则来挥之则去,看得叫人生气!林青霞饰演的这个东方不败,就是美的摧毁者,占有欲极强,得到又不珍惜,自己不爱还不肯放手,妥妥一情场霸凌者,真是可恶!这部戏告诉女性,爱惜生命,远离PUA,真爱你的人不会舍得让你受伤,让你压抑、封闭、痛苦、自我否定的亲密关系都是危险关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