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Overly Attached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640992/answer/7042397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觉得,人类都对糖有一种本能性的偏爱。这是由于糖类可以快速为身体提供直接而有效的能量,所以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很多哺乳动物已经对甜味产生了天然的信赖。这就是为什么即使是没有受过任何后天教育的婴幼儿在尝到糖的甜味之后也会觉得开心。
糖类会使大脑对其产生一定的依赖。在化学上,“糖类”是一种被称作“碳水化合物”的有机分子。甜味食物里一般都含有糖类,常见的有:葡萄糖、蔗糖、麦芽糖,还有乳糖。人在进食糖类时,舌尖上的味蕾会首先察觉到,然后将信号传递给大脑皮层。紧接着,大脑皮层内部会发生一连串的化学反应,开启一个类似于“奖励系统”的机制,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人做出判断:要不要再来一口呢?
主导这种“上瘾”问题的化学物质叫作“多巴胺”,一种神经递质。大脑中遍布多巴胺受体,一旦受到外界的刺激,比如美食的味道,就会分泌多巴胺,使人想要再次拥有这种感觉。
像可卡因这样的“再摄取抑制剂”会导致多巴胺分泌失控,造成毒瘾。糖类也会使大脑分泌多巴胺,造成类似的“糖瘾”,但是绝对没有毒品那么厉害。很多的蔬菜,比如花椰菜就几乎没有多巴胺诱导功能,所以很多挑食的儿童都不爱吃蔬菜。
因此,如果你每餐都进食大量的糖类(包括淀粉),那么大脑就会持续分泌大量的多巴胺,导致“奖励系统”循环运行,人就会不停地想吃更多的糖,这会导致肥胖、口腔问题,甚至心血管疾病。
克服糖类上瘾的解决办法是尝试多吃均衡的膳食。这是因为人类的大脑在多年的进化中形成了一种专门针对食物的“安全机制”。当人长期进食多种食物时,不会对其中的某一种特定食物上瘾。这是一种本能,为的是让身体有机会获取到更多更全面的营养,最重要的是,帮助及时发现变质的食物。在膳食多样化而且均衡的前提下,多巴胺的分泌会最初有起有落,逐渐趋于平稳。
另外,很多具有甜味的“糖类替代品”,比如甜叶菊和木糖醇可以帮助克服对糖的依赖,保护牙齿,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化学甜味剂,特别是一些无糖汽水,反而可能比糖类刺激胰岛素分泌的能力更强,会导致持续疲劳,并且加重肥胖和心血管疾病。
可以参考这里:
Dopamine(Wikipedia 上关于多巴胺的解释)。
Psychology Today 上的文章《What is dopamine?》: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blog/mouse-man/200904/what-is-dopam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