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青枯病
草莓青枯病是由青枯假单胞菌引起的一种季节性较强的细菌性病害,多见于夏季高温时节,一般在草莓育苗圃及定植初期较易发生。发病时植株下部叶片1-2片开始凋萎脱落,叶柄下垂、变为紫红色,植株发育不良,随着病情加重,部分叶片突然失水,仍为绿色但未变萎蔫,叶片似烫伤状。
根系外表无明显症状,但将根冠纵切可见根冠中央呈现褐色,湿度高时可挤出乳白色菌液,严重时根部变色腐败。
防治措施
1、实行水旱轮作,避免与茄科作物轮作。2、提倡营养钵育苗,减少根系伤害;高畦深沟,合理密植,适时排灌,防止积水,防止土壤过干过湿;及时摘除老叶、病叶,增加通风透光条件。3、加强肥水管理,适当增施有机营养、津大盛源菌剂,津大盛源硅钙肥活化土壤,调节土壤pH值。4、药剂防治:育苗前用,60%三氯异氰脲酸片剂1000倍液喷洒地面。发病初期,可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2000倍液或氟哌酸600倍或可杀得2000倍液淋根或、灌根。
二、草莓疫霉果腐病
草莓疫霉果腐病在我国普遍发生,由于草莓植株矮小,茎叶、果实接近地面,为病害的侵染提供了有利条件,尤其是水浇田地发生尤其严重。该病是由恶疫霉或苹果疫霉、柑橘褐腐疫霉和柑橘生疫霉这三种真菌引起的。在草莓根、花穗、果穗、蕾、花、果及叶上均可发生。根发病由外向里变黑,革腐状。早期地上不显症状,中期植株生长差,略显短小,到开花结果期如遇干旱,则植株失水萎蔫,浆果膨大不足,色暗无光泽,果小、味淡、汁少,严重时死亡。叶、花序和果穗染病呈急性水烫状,迅速变褐至黑褐色死亡。
青果被害,病部产生淡褐色水烫状斑,并迅速扩大蔓延至全果,果实变为黑褐色,后干枯、硬化如皮革。成熟果实染病,病部稍稍褪色、失去光泽、白腐软化呈水浸状,似开水烫过,产生臭味。
防治措施
注意检查草莓果实,发现果面上有黑褐色水渍状病斑出现时,就要叶面喷洒800倍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水溶液,或500倍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水溶液,或500倍69%烯酰锰锌可湿性粉剂水溶液,或600倍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水溶液,或2500倍52.5%噁唑菌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剂水溶液,或2000倍50%嘧菌酯水溶液,或200倍40%三乙磷酸铝可湿性粉剂水溶液,每7-10天叶面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3次,均匀喷湿所有的叶片和果实,以开始有水珠往下滴为宜。
三、草莓炭疽病
草莓炭疽病是草莓苗期的主要病害之一,由真菌半知菌亚门毛盘孢属草莓炭疽菌侵染所致。该病主要危害匍匐茎、叶柄、叶片、托叶、花瓣、花萼和果实。染病后草莓植株受害可造成局部病斑和全株萎蔫枯死。匍匐茎、叶柄、叶片染病,初始1-2片展开叶失水下垂,傍晚或阴天恢复正常,随着病情加重,则全株枯死。
病斑呈黑色纺锤形或椭圆形溃疡状、稍凹陷,当匍匐茎和叶柄上的病斑扩展成为环形圈时,病斑以上部分萎蔫枯死,湿度高时病部可见肉红色黏质孢子堆。
防治措施
1、种苗检疫:选择有信誉的育苗企业引进种苗,种苗要经过产地检疫,控制检疫性有害生物传播。
2、农业措施:选择抗病品种。合理密植,控制育苗地种苗种植密度和繁育密度;水肥管理。采用滴灌浇水,禁止大水漫灌,禁止在高温时段浇水。合理施肥,增施津大盛源菌剂(李比希)和津大盛源多元素螯合肥,促进根系发达,培育健壮植株,提高植株抗病力;中耕处理。增加土壤通透性,提高地温;避免重茬。最好不要重茬种植,保证轮作期3年以上。
3、田园清洁:及时清除病叶、病茎、枯叶及老叶以及带病残株,进行无害化处理,减少传播病原;及时拔除杂草,增加田间通风透光性。
4、异地育苗:对感病品种可采用育苗地北移至冷凉地区,减轻炭疽病的发生。
5、药剂防治:育苗时苗床土用多菌灵消毒;定植前用70%丙森锌或7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进行苗床喷雾预防,带药下地;定植后在草莓苗匍匐茎抽生开始预防,保护幼茎不受侵染,药剂可以选用32.5%阿米妙收悬浮剂1000-1500倍液,或25%咪酰胺乳油1000倍液,或25%吡唑醚菌酯乳油1500-2000倍液喷雾,重点喷施短缩茎、匍匐茎等近地表部位。
四、草莓蛇眼病
草莓蛇眼病又称草莓白斑病,由真菌半知菌亚门柱隔孢属杜拉柱隔孢侵染导致,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大多发生在老叶上,叶柄、果梗、浆果也可受害。染病初期,叶片表面形成深紫红色的小圆斑,后病斑逐渐扩大为圆形或近圆形病斑,病斑中心为灰色,周围紫褐色,呈蛇眼状。危害严重时,数个病斑融合成大病斑,叶片枯死(但病斑上不形成小黑粒),直接影响植株生长和芽的形成。
果实染病,浆果上的种子,单粒或连片侵害,被害种子连同周围果肉变成黑色,丧失商品价值。
防治措施
1、首先必须采取综合防治的方法,因为病菌以菌丝体随病残体越冬,所以尽可能同一块地不连续栽种草莓,一般2-3年要轮换一次栽种地,并且要无病先防。
2、降低地下水位,田间要排水良好,通风透气,可以有效降低发病;早预防、早控制,能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可以大大降低农药防治成本。
3、移植时要严格清除病苗。移植前用对口农药药液浸幼苗,待晾干后再定植;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叶并带出田外妥善处理,防止病叶反复侵染健康植株。
4、发病初期用药防治,当前有效的农药有广谱性治疗杀菌剂25%吡唑醚菌酯乳油,对病害能进行治疗和铲除,一般使用二次;也可使用60%百泰(吡唑醚菌酯5% 代森联55%)可分散粒剂1500倍与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混用进行防治;60%百泰(吡唑醚菌酯5% 代森联55%)可分散粒剂在苗期就可以开始预防,每7-10天用一次,能有效控制多种病害的发生;也可用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多菌灵在苗期喷洒防治。
五、草莓褐斑病
草莓褐斑病由半知菌亚门树疱霉菌属侵染所引致。草莓褐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在叶上产生紫红色小斑点,逐渐扩大后,中间呈灰褐色或白色,边缘褐色,外围呈紫红色或棕红色,病健交界明显叶部分的病斑常呈“V”字形扩展,有时呈“U”形病斑,造成叶片组织枯死,病斑多互相愈合,致使全片变褐枯黄。后期病斑上可生不规则轮状排列的褐色至黑褐色小点。
1、栽培措施。因地制宜选用抗病良种,种植前摘除种苗病叶。
2、药剂防治。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苗15-20分钟,待药液晾干后栽植。发芽至开花前用等量式波尔多液200倍喷洒叶面,每15-20天喷1次,有良好的防效;发病初期开始喷药,常用药剂有苯醚甲·丙环;异菌脲,或嘧菌酯等。
六、草莓红中柱根腐病
草莓红中柱根腐病,病原为草莓疫霉,属卵菌,主要为害根部。发病期,下部老叶叶缘变紫红色或紫褐色(与炭疽病叶片发病症状不同),逐渐向上扩展,导致全株萎蔫或枯死。根部可见根系变褐腐朽,易拔起,剖开主根,中心柱变为赤褐色。
定植后在新生的不定根上症状最明显,发病初期不定根的中间部位表皮坏死,形成红褐色至黑褐色梭形长斑,病部不凹陷,病健交界明显,严重时,病根木质部及髓部坏死褐变,整条根干枯,地上部叶片变黄或萎蔫,最后全株枯死。
防治措施
1、选无病地育苗,有条件的实行4年以上轮作。
2、采用高畦或起垅栽培,尽可能覆盖地膜,有利提高地温,减少发病。
3、雨后及时排水,严禁大水漫灌。
4、田间往往这红中柱根腐病和炭疽病都同时存在,只是越近低温,红中柱要多一些,建议的方法是上喷下灌:阿砣(啶氧菌酯)+可杀得叁千(氢氧化铜)+满适金(咯菌腈、精甲霜灵)喷雾加灌根,连续2-3遍,效果不错。
七、草莓灰霉病
草莓灰霉病,病原为半知菌亚门葡萄孢属,主要危害果实,以花期侵染为主,也侵害叶片和叶柄。发病多从花期开始,病菌最初从即将开败的花或较衰弱的部位侵染,病花花瓣呈浅褐色病斑,严重时坏死腐烂,湿度较大时产生灰色霉状物。叶片发病较少,多从基部老黄叶边缘侵入,形成“V”字形水浸状黄褐色斑,或沿花瓣掉落的部位侵染,形成近圆形坏死斑,并有不明显的轮纹,病斑表面有稀疏霉层。
果实染病多从残留的花瓣或靠近或接触地面的部位开始,也从早期与病残组织接触的部位侵入,初呈水渍状灰褐色坏死,随后颜色变深,果实腐烂,表面产生浓密的灰色霉层。叶柄发病,呈浅褐色坏死、干缩,其上产生稀疏灰霉。
防治措施
1、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勿偏施氮肥,增施津大盛源菌剂,前期用津大盛源菌剂(李比希)灌根1-2次,避免大水漫溉,雨后及时排水。
2、大棚要做好通风,降低田间湿度。晴天太阳出来即应开棚通风。
3、清除菌源。及时清除病株、病叶、病果。
4、药剂防治。以预防为主,在花序显露至花末期可选用50%烟霉胺(凯泽) 1200倍、或35%腐霉利800倍、或40%嘧霉胺1000倍均匀喷雾,药剂应交替使用,每隔10-15天防治一次(病情严重时7天左右一次),连续2-3次。花期喷药应避开草莓花授粉时间,晴天可在上午10时前进行;阴雨天空气湿度高时,最好选用10%腐霉利200克/亩进行熏蒸防治。
八、草莓白粉病
草莓白粉病主要危害叶、叶柄、花、花梗和果实,匍匐茎上很少发生。叶片染病,发病初期在叶片背面局部长出薄薄的白色菌丝层,随着病情的加重,叶片向上卷曲呈汤匙状,并产生大小不等的暗色污斑,以后病斑逐步扩大并叶片背面产生一层薄霜似的白色粉状物(即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发生严重时多个病斑连接成片,可布满整张叶片;后期呈红褐色病斑,叶缘萎缩、焦枯。花蕾、花染病,花瓣呈粉红色,花蕾不能开放。
果实染病,幼果不能正常膨大,干枯,若后期受害,果面覆有一层白粉,随着病情加重,果实失去光泽并硬化(灰霉病无此表现特征),着色变差,严重影响浆果质量,并失去商品价值。
防治措施:
1、选择抗病品种;
2、合理控制氮肥用量,多施磷、钾、钙套餐肥合理密植;
3、适时浇水,满足草莓对水分的需求;
4、利用风口调节棚室内温、湿度;
5、及时摘除老叶、病叶,清洁田园,集中带到室外深埋或烧掉,消灭菌源;
6、及时摘叶,增加温室草莓的通风透光性;
7、发病初期用拜耳露娜森、乙嘧酚磺酸酯、陶氏益农卡拉生(36%硝苯菌酯乳油)、秘鲁克瑞姆、苯醚甲环唑、戊唑醇等交替用药防治。
注意事项:
1、草莓白粉病重点在于预防,发病严重后防治效果有限。
2、唑类药物是防治温室草莓白粉病的常用药,一次用药量过大或多次用药,会对草莓生长产生抑制作用。
3、大量使用药剂会造成后期出现畸形果。
4、发病期,及时清除病株残体,病果、病叶、病枝等。集中带到室外深埋或烧掉,消灭菌源。
5、清园后彻底清除病残落叶及残体。
6、对保护地、田间做好通风降湿,保护地减少或避免叶面结露。
7、不偏施氮肥,培育壮苗,以提高植株自身的抗病力。适量灌水,阴雨天或下午不宜浇水,预防冻害。
8、温度湿度过大时应加大放风量。
九、草莓细菌性叶斑病
草莓细菌性叶斑病,病原为黄单胞杆菌属草莓黄单胞菌,属细菌。初侵染时在叶片下表面出现水浸状红褐色不规则形病斑,病斑扩大时受细小叶脉所限呈角形叶斑(特点),病斑照光呈透明状,但以反射光看时呈深绿色。
病斑逐渐扩大后融合成一体,渐变淡红褐色而干枯;湿度大时叶背可见溢有菌脓,干燥条件下成一薄膜,病斑常在叶尖或叶缘处,叶片发病后常干缩破碎。严重时使植株生长点变黑枯死。
防治措施
1、适时定植。
2、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不要偏施氮肥,建议施用有机活化腐植酸型津大盛源微生物菌剂等,调理土壤,增强抗病能力。
3、处理土壤。定植前每亩穴施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40%拌种灵粉剂750克。方法:取上述杀菌剂750克,对水10公斤,拌入100公斤细土后撒入穴中。
4、加强管理,苗期浇小水,及时排涝,提早防治病虫害。
5、发病初期喷洒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3%可杀得2000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60%DTM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DT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等进行防治。每7-10天喷1次,连喷3-4次。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
十、草莓病毒病
草莓病毒病是指草莓病毒单独或重复感染引发的病害的总称。染病植株,株高降低,叶片变小。植株矮化后,长匐茎发生量也明显减少。由一种病毒侵染的轻症,长势同无病毒植株无明显差异,几种病毒重复侵染时,草势衰退十分显著,出现被称为老化现象的植株矮化,产量减少。草莓病毒病为害面广,全株均可发生。多表现为花叶、黄边、皱叶和斑驳。病株矮化,生长不良,结果减少,品质变劣。
大部分草莓病毒具有潜伏侵染特性,一种类型侵染症状多不明显,发病多是两种或几种类型复合侵染引起。被复合侵染后,主要表现长势衰弱、退化、矮化或黄化,新叶展开不充分,叶片上出现黄白色、不规则的腿绿斑纹,叶片无光泽、失绿变黄、皱缩不规则扭曲上卷(小叶伴有轻度扭曲),叶脉、叶柄上产生黄白色或紫色斑,坐果少、果实产量低。
防治措施
1、培育无毒苗。目前培育和繁殖草莓无病毒母株栽培,是防治草莓病毒病的经济有效的措施。其脱毒的方式主要有热治疗、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茎尖培养与热处理相结合、花药培养等4种,而以花药培养为最好。花药培养是在形成愈伤组织和愈伤组织诱导植物体的过程中脱除病毒,其脱毒机率高,并且经由愈伤组织,一下子可以培育出大量的无病毒草莓植株。在栽培草莓前,进行严格的检验和消毒。一般在进行生根粉浸根的同时,按0.1%的比例加入代森铵,或用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泡草莓植株5分钟。
2、土壤处理。栽植草莓前每亩用65%代森铵可湿性粉剂1公斤,拌细土15-20公斤,拌匀后沟施或穴施。
3、加强栽培管理。注意田间清洁卫生,及时清除草莓地的枯枝落叶及田边杂草。增施有机肥料,合理施用化学肥料,以促进草莓健壮生长。及时拔除病株,摘除病叶销毁等,对防止或减轻发病均有一定的效果。
4、定期换种。一般在新栽植区的周围2公里以内无老园时,4-5年换种1次,如果周围有老园区,应2-3年换种1次,如果遇到草莓病毒病的侵染,生长势衰退明显的园区,应实行提前换种。
5、防治蚜虫。栽植无病毒种苗后,要及时防治蚜虫,特别是周围有老草莓园时更为重要,以减少病毒的再次侵染,延长无病毒种苗的栽植年限,在桃蚜发生严重的地区,每年的5-7月10-15天喷1次速灭杀丁3000倍液,共喷2-3次,对减少草莓病毒病的侵染,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6、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选用以下药剂交替进行防治:氨基寡糖素;吗胍·乙酸铜;香菇多糖,或盐酸吗啉胍等。
十一、草莓终极腐霉烂果病
为鞭毛菌亚门,卵菌纲,腐霉属的终极腐霉。菌丝发达,有分枝,无分隔。根部染病后变黑腐烂,轻则地上部萎蔫,重则全株枯死。贴地是格近地面果实容易发病,病部初呈水渍状,熟果病部略褐色后常呈现微紫色,病果软腐略具弹性,果面长满浓密的白色棉状菌丝。叶柄果梗也可受害变黑干枯。
发病原因
关于草莓大量烂果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便是由于下雨天导致田间大量积水,草莓被雨水浸泡所致。特别是现在草莓种植多用地膜种植,一旦下雨草莓与地膜接触的地方便会产生积水,而由于现在传统的地膜并没有渗水的功能,如果雨期过长就使草莓长期处于雨水浸泡之中,从而导致草莓烂果,这也是为什么草莓烂果都是从与地膜与地面接触的地方开始烂起的原因。
防治措施
1、选择避风向阳高燥地块种植草莓,苗床栽苗可用氯化苦等进行土壤消毒。
2、可喷洒2%农抗120水剂2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15%恶霉灵水剂400倍液,一般防治2-3次即可收到较好效果。
3、床土应选用无病新土。选择地势高,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的地块做苗床。播前一次 灌足底水,出苗后尽量不浇水,必须浇水时一定选择晴天喷洒,不能大水漫灌。发病初期用72.2%普力克水剂400倍液,或15%恶霉灵水剂450倍液灌根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