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它是美好的,它如一条小河,在我们的心中流淌着。又如一片金色的田野,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欢声笑语,醉人香息。
1
我家在镇上,转个弯就到正街,距离学校不过一公里的路程。不知道为什么,小时候去上学的时候总觉得好远好远。
到学校要经过一个热闹的十字路口,接着再一股劲地走上几百米才到校大门口。
印象最深的是,总有一些好吃的东西让人回味悠长。
“一个中年妇女的生意最火爆,她长年累月戴着一顶草帽,可以清晰的看见草帽上的洞眼。”她眼前摆放着一盆凉拌海带丝,盆边那双陈旧的筷子几乎看不到原有的本色。
双目有神的她,绝不放过从她眼前走过的每一个学生。
她一会用汗巾驱赶着周围的苍蝇,一会又习惯性的拌一拌盆里的海带丝。
当然,那也是我的最爱,小时候嘴馋嘛!什么都爱吃,却又什么都吃不够。
一开始买海带丝的时候我们一群学生蜂拥而至,经常弄得中年妇女焦头烂额,于是她让我们排队,谁不排队就不卖给谁,像个老师一样的对我们发号施令。
“在我印象中她是最会做生意的,她一般是先把钱收过来,放在围裙里。然后悄无声息的抽出一张四方形的纸,看上去有点偏黄,像牛皮纸一样,接着往纸上夹两筷子的量。”
满满的一盆海带丝,不知不觉中就销售一空了。
艰难的从拥挤中钻出来,手里捧着1毛钱的海带丝,边走边吃,也会津津有味的吃上好长时间。
舔过右手的每一个指头,看不出有直接抓过海带丝的痕迹,就连牛皮纸都比脸还干净。
2
四年级的一天中午,学校背后的那条河发生了洪灾,第二天洪水浅下去很多,中间最深处不到腰杆。得知这个消息后,我们这群调皮鬼就按耐不住自己的内心了。
下午放学后,蹦蹦跳跳的来到河边,把书包甩到往安全的地方,脱光衣服后便下水了。
曾经,清澈见底的河里再也看不到一条小草鱼的身影。
而远处飘过来的只是一些模糊不清的不明物体,通常这个时候比赛就正式开始啦!
显而易见,身边从来没有一个真正游泳健将,但是这个时候,个个都会装作很会游泳的样子,快速的游到一个凸起的大石头旁。接着捞起一个石头,自然的闭上一只眼睛瞄准后,就开始疯狂的袭击不明物体了。
那时候总以为自己是个水下憋气高手,左手捏着鼻子!一翻虚张声势后,纵身一跃,不过几秒钟的时间,就灰扑扑的浮出水面了。
那河水的味道,带着一种鱼和水草混合的腥味,嘴里的泥和沙怎么都吐不出来。
阳光下光着屁股在河岸上打水漂,看谁扔的石头最大、最远。
如果运气好发现漩涡,那是最开心的事,脑子里第一反应就是马上找到一块天大的石头,然后举步维艰的朝漩涡里狠狠砸去…石头击起的浪花,像冰雹一样,劈头盖脸的泼洒下来。
3
大人不给零花钱的时候是最无奈的,总有那么几天会捉襟见肘,记得那个推着自行车,座位后面放着一个白色的箱子。他的吆喝声是那么的熟悉,听到他的声音,就如同一个个糯米冰棒在眼前一样,口水直流。
把全身上下所有的兜翻个底朝天,似乎也凑不够五分钱!
无奈的看着一分,两分的硬币,直到那吆喝声微弱得一个字都听不清…
有一次,我们班的一个同学带我来到一条小河里捞废铁,我想,那次的记忆我是永远都不会忘不掉的。
当时的河水不到膝盖,我们卷着裤脚,踩过水里的碎玻璃,也被沾满青苔的石头滑倒过。双手一起不停的摸着,有时会摸到一截钢筋,有时会摸到一块小铁板,几个小时后,这样七拼八凑的,拿到街上也能买个六毛到八毛钱。
在当时,这也算很可观的收入了,至少可以好几天都能吃上糯米冰棒和香喷喷的小麻花啦。
不上学的时候,约上几个小伙伴一起玩泥巴,玩腻了就在巷子里乱涂乱沫,只要看到哪里有洞就开始动工了。
一天下来整个人像是泥人一样,全身都沾满泥巴。
4
那时的小人书是黑白的,没钱买,在学校的操场上偶尔会捡到几页,“画面里的和尚和白胡子老头,比划着各种招术,对峙着!”
一个大招就可以惊天动地…兴高采烈的把它放进书包里,拿回家开始研究,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成为那样的武林高手。
过年的时候,最喜欢玩的就是擦炮,擦然一根扔出去,要过好几秒后才会炸。
很喜欢这种感觉,等待几秒的过程中,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捉弄别人。
一口气买上好几盒,擦然一个扔到小伙伴背后,那是经常干的事。也经常扔到别人家院子里,人来人往路边,然后,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
“炸天空是最考验技术的,擦然后,等上几秒,心里掌握好时间,用力往天空中一抛,又要高,还不能落地才炸,那才算厉害。”
炸水塘最好玩,先把擦炮的尾端包裹一层泥巴,完成后的擦炮像一个真正的炸弹一样。带着胖胖的身体,点燃后,过上几秒往水里一扔,这时候水里会发出一声轻轻的“澎”…的响声,并冒着一股白烟,声音不大,但是能感觉到它的震动,伴着震动和白烟我们会抚掌大笑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