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创作天地,段子手、鸡汤、软文、硬广都铺天盖地而来,乍看或直戳嗓眼,或雾蒙双目,或诱人冲动,极尽装腔作势,搔首弄姿之态,然细想之下实为方便面上泡辣椒,上红下白,有刺激无内容。
现代社会人们工作压力大,生活频率加快,没时间,没耐心进行略微有深度的阅读,浮躁的社会塑造了浮躁的心态,各类短频快的浅阅读的文章就像方便面适时地适应了这个时代,可以形象的称为‘方便文’,两者也是殊途同归。现代科学早已表明,常吃方便面会导致人上火,营养物质贫乏,特别是对肾脏有极大的害处。而常阅读各类方便文也会造成见解极端,认知表面化,最终导致大脑智商的简单化,情绪化,永远停留在毕业时的水平。
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文字是个很神奇的东西,勿只把文字当文字读,勿只从文字上去学文字,读书贵有新得,作文贵有新味。难就难在一个“新”字上,何谓之“新”,就是要有触发的功夫,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由一般的文字触发出自己的新鲜所得,方不负自己用心的阅读。方便文多说别人说过的话,表别人表过的情,自己倒没什么可说的了,经过一番包装就推销给你,把你的大脑变成了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方便文也能不方便,全在一个触发的功夫。《诗经》不可谓不方便,然其数字就可表达出千言万语之意。如“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短短两句话十六个字,就能将一个心怀哀怨的人的那种感伤情绪,表达的深沉,强烈,任何人都能从中感受的自己的心境。又如“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其原意实指两个士兵(男人)之间在战场上的生死约定,却并不妨碍现在用来有情人之间的附庸风雅,这也是一种触发。《诗经》中这样的诗句很多,虽寥寥数语,却总给人一种余音绕梁的感觉。
既然要行字成文,就会表情达意,表什么情意呢?就是人世间最真实故事。就像林黛玉和哈姆雷特,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形象,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自己的经历,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故事。人们要能够从你的文章中体会出自己的故事,作者将情意寄托于自己的文章中,由读者自己触发所得。每一个故事都是真实的,却又不是每个故事的实录,只能由读者在深度的阅读中获得。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人们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不变的仍是人们悦己,求知,立身的阅读需求。人们希望在方便的文章当中获得快乐,而不是在短暂满足腹欲后仍伤身害脑的方便面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