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救世主》讲了一个杀富济贫的故事,贫困县中的贫困村王庙村的有志青年冯世杰是个音响发烧友,偶然认识了同样是音响发烧友的高人丁元英,冯世杰通过各种方法搭上丁元英这根线,请丁元英帮忙,为村子里做点事。于是,丁元英出谋划策,欧阳雪垫资作为最大股东,冯世杰、叶晓明、刘冰几个音响发烧友成立格律诗音响公司。
丁元英深知,市场不是一块无限大的蛋糕,这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扶贫”,而是“杀富济贫”。公司的本质是开发王庙村的廉价生产力资源,拉动王庙村经济,同时给几个发烧友成就事业的机会。面对村民对成立公司的质疑,丁元英说:“生存法则很简单,就是忍人所不忍,能人所不能。忍是一条线,能是一条线,如果咱们能忍人所不忍,能人所不能,咱们就比别人多了一些生存机会。市场的生存竞争非常残酷,胜负往往就在毫厘之间,两败俱伤你比他多一口气,你就是赢家。”
在农户说:“丁哥一来,王庙村的前途有救了”时,丁元英说:“有了这种想法,就已经没救了。翻开历史从来没有救世主救世的记录,从来都是救人的被救了,被救的救了人。如果一定要讲救世主的话,那么符合和代表客观规律的文化就是救世主。具体到咱们这,就是认准市场,吃别人受不了的苦,受别人受不了的罪,做别人做不到的成本和质量。这个,就是你们的救世主。扶贫的本质在一个扶子,如果你根本就没打算站起来,老天爷来了也没用。”
公司并没有将农户纳入统一管理,而是在各道工序的农户之间实习小农经济的买卖关系,打磨板子专业户向下料专业户买毛坯板,喷漆专业户向模板户买泥子板,喷漆户向下料专业户买成品板,先进交易,一环制约一环,谁出问题谁承担责任,不影响别人的利润。用农户的小农意识治农户的小农意识,农户生产,农户从吃饭睡觉的房子挤地方,呼吸油漆的有毒气体和打磨的有害粉尘,听各种生产噪声。农户拼的是在不是人待的地方干不是人干的活。
历经有一年多的注册、申请、生产等一系列准备过程,格律诗公司在音响国际展览会上将王庙村生产的音响大幅降价,从而销售一空,这侵犯了同行中国最大音响旗舰乐圣公司的利益,从而格律诗公司被乐圣公司以不正当竞争告上法庭。冯、叶、刘三人见势不对,立马撤退,只得由欧阳雪收拾烂摊子。朋友肖亚文收购了部分股份,而后接管公司,收集证据打赢了官司,并且公司和乐圣公司合作,格律诗公司市值上涨。
刘冰作为创建公司的元老之一,亲历和目睹了格律诗公司的演变,而当公司即将跨入历史性发展机遇的一刻,他自己却成了既得利益的局外人,心中不免懊悔和嫉妒。丁元英也看出这一茬,给了刘冰一个文件袋,说里面是格律诗公司文件,告诉他文件袋里的资料能推翻原判决,可以让他保住工作,但不能成为要挟别人的筹码。并嘱咐他只要你行,你就有机会。如果你自己不行,你走到哪儿都一样。然而刘冰拿着文件先是找了乐圣公司的中层领导谈判,又去找了欧阳雪要股份和职位,而欧阳雪根本不吃这一套。刘冰的自尊被刺痛了,这时才想起打开文件袋,而里面竟是一沓空白的复印纸.......刘冰跳楼自杀了。
这本书让我看到小人物的心酸,也能看到大人物的痛苦。书中有很多言论与宗教有些联系,我之前没有涉猎过宗教方面的知识,不太懂。书中人物的经历让我了解到世界上不是每个人都愿意承认自己、认识自己,并且为改变自己做出努力的。看了此书,我深刻地意识到,我们应该信我们自己,自己做自己的救世主,并且要遵循客观规律,如此,才能活得坦然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