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听书,听余华的《活着》,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第一次接触名著,可以心无旁骛的认真倾听,真的很幸运。而且发现原来文字的组合可以这么的打动人心,即抒发自已的情感,又可以让人感受到一种来至心底里认同的力量。
我也从其中找到共鸣,觉得自已不在孤单。看了书知道人们面对生活,都曾有那么多不容易面对的困苦,迫不得已的选择,还有感受到艰难时的孤独无助。
使我不得不在闲暇时间反思,自已原来的生活里有那么多的自我,与我听书中的遇到的福贵,阿廖沙的命运,对于他们来说现在自已的生活已然在天堂。
是啊!面对家人的不理解,感情的失落,经济严重失衡,还有我承受不住的严厉指责,这与他们的命运相比,简直是云泥之别。可我因为无知,一度再度的厌倦了这样的生活,不知道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离开这个世界,是我以前总是想要逃避这些问题,能想到的最坏解决方式。我没有能力自已直面问题,或者想过怎样解决。而更多的时候,就像失去了最亲的人一样,在这些被自已无限虚幻放大的难题面前痛哭,哭的一塌糊涂,就是个失败的运动员瘫软在赛道上。
时间就是时光里最好的像皮擦,我现在已经记不清为什么具体的事情要死要活的了。回想起来都觉得自已好蠢,一个连自已都不好好爱惜的人,别人凭什么来爱你,你自已对自已都没有耐心,更不要奢望自已能够得到别人的理解。
所以现在更敬佩富贵的女人家珍。《活着》里,春生因为遇到了文化大革命,他被红卫兵折磨得不想活了,他偷偷地去找富贵,向他告别。
家珍在他离开的时候,已原谅了他,家珍唯一的儿子是因为为了救春生难产的妻子,被大夫抽光了血死了。可她不想春生年纪轻轻的就走那条不归路。家珍隔着窗户对他喊:“你千万别糊涂,死人都还想活过来。你一个大活人可不能去死。”
苦难都把他们这个家都熬干了,家珍重病再床,女儿哑了,儿子死了。可她们还是因为自已的本性善良,真心诚意的希望他人能熬过苦难活下去。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为自已有好几次想自杀的想法感到难过,这让我想起了我初中的一个同学。我当时很羡慕他,他有个上大学的哥哥。母亲就是我们学校的数学老师,虽然他很腼腆,说话快的时候还有一点结巴,但是这并不防碍他与相熟的同学分享他学习读书获得的快乐。而且他各科成绩都特别好,在初三已经被指定保送我们市的重点高中。
可是我记得那个冬天特别冷,他死了。我们热烈的盼望着元旦的到来,然后是我们心心念念的寒假。在我们摸底考试的那一天,他与他的母亲都破天荒的没有来学校,连个电话也没有。
校长觉得不对劲,派体育老师去了他们家回来,带给所有人这个震惊的消息。
我们相处三年可爱的同学,和他的爸爸妈妈,还有那个大学放假回家的哥哥,因为煤气中毒一起都走了,我现在还能想像出数学老师爬向房口的挣扎。因为我们体育老师回来说,只有我们的数学老师不是死在床上,而是倒在了距离房门口几步远的地方。
那是我第一次面对死亡,而且是四个人的一起殒落,死亡带来的恐惧与哀伤裹挟着我,我为生命的消亡而痛惜。
想到成长中谁都会遇到了一些不会解决的问题,谁都是苦难下的失败者,但不要轻易的放弃自已的生命,我们还有机会站起来。
可像我那可怜的同学,连长大的机会都没有了。可我只凭活着,就比他们幸运多了,而我凭什么有资格挥霍自已的生命呢。自私的家伙,连父母都不管了。
现在在书中对照生活,我想明白了。2022年已过一半,Yi情也离我们远了。再难也会过去了,现在无论多少岁的年纪,想要什么就去努力吧,没有达到目标也没关系,因为曾经我们为此坚持努力过。
最初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来,最终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走。
可这中间的过程,希望自已能认真的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