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中,魏璎珞认定富察·傅恒是害了姐姐的凶手,千方百计找机会接近傅恒。
最后让这个在家教森严的大家族中长大,正直古板的傅恒破功爱上自己,她是如何做到的呢?
他们在长春宫见面时,魏璎珞喊傅恒“少爷”,用这个称呼表达着与傅恒的亲近。同时,与他说话时,不但站的很近,还故意对他傻笑。
又装成不识礼数的样子,一会儿去拉人家的手,一会儿又摸胸,让傅恒尴尬害羞难以招架。
他一再强调魏璎珞这样做不对、不得体,也清楚她这样做是故意的,但仍然被撩的动了心,最后被她的聪慧果敢深深吸引而彻底爱上了她。
恋爱中的人,也如同剧中他们一样,总想着和对方时时腻在一起,亲亲抱抱举高高,连呼吸的空气都感觉是甜的。
但组建家庭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像恋爱时的亲密举动就越来越少了。
这固然有国人对感情表达一向多含蓄有关,但感情的维系离不开各种亲密举动。
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划分了4种人际距离,各种距离都与双方的关系相称。
1、公众距离
通常,这个距离指公开演说时演说者与听众所保持的距离。其近范围为约3.7~7.6米。这是一个几乎能容纳一切人的“门户开放”的空间,人们完全可以对处于空间内的其他人“视而不见”、不予交往,因为相互之间未必发生一定联系。
因此,这个空间的活动,大多是当众演讲之类,当演讲者试图与一个特定的听众谈话时,他必须走下讲台,使两个人的距离缩短为个人距离或社交距离,才能够实现有效沟通。
2、社交距离
这个距离已超出了亲密或熟人的人际关系,而是体现出一种社交性或礼节上的较正式关系。其近范围为1.2~2.1米,一般在工作环境和社交聚会上,人们都保持这种程度的距离;社交距离的远范围为2.1~3.7米,表现为一种更加正式的交往关系。
例如,公司的经理们常用一个大而宽阔的办公桌,并将来访者的座位放在离桌子一段距离的地方,这就是为了与来访者谈话时能保持一定的距离。还有,企业或国家领导人之间的谈判、工作招聘时的面谈、教授和大学生的论文答辩等,往往都要隔一张桌子或保持一定距离,这样就增加了一种庄重的气氛。
3、个人距离
这是人际间隔上稍有分寸感的距离,较少有直接的身体接触。个人距离的近范围为46~76厘米,正好能相互亲切握手,友好交谈。
这是与熟人交往的空间,陌生人进入这个范围会构成对别人的侵犯。个人距离的远范围是76~122厘米,任何朋友和熟人都可以自由地进入这个空间。
4、亲密距离
所谓“亲密距离”,即我们常说的“亲密无间”,是人际交往中的最小间隔,其近范围在大约15厘米之内,彼此间可能肌肤相触、耳鬓厮磨,以至相互能感受到对方的体温、气味和气息;其远范围是15~44厘米,身体上的接触可能表现为挽臂执手,或促膝谈心,仍体现出亲密友好的人际关系。
这种亲密距离属于私下情境,只在情感联系上高度密切的人之间使用。
由此可以看出,身体距离与情感距离紧密相连。
往往亲密的夫妻,他们的身体接触通常比较多,而身体的接触又会影响夫妻的亲密关系。
这使我想起以前认识的一对恩爱夫妻讲过的一件事。
婚前,老公跟老婆约定:不管什么原因吵架后,都不能分床睡。这样,多年过去,他们从未让分歧过夜,影响夫妻关系。
要知道,我们的感受会影响我们的行为,反过来,我们的行为也影响着我们的感受。
所以,为了让他(她)感受到你满满的爱意,多多的亲亲抱抱举高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