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的一生很悲剧,从他最后的结局就可以看出来。尽管曹操很敬重他,在出言不逊的时候还不至于把他杀死,每次出谋划策都找他,把很大的任务都交给他,给予了他很大的信任。可是,从荀彧跟从曹操就是个错误。
这悲剧的开始首先还是得从这个动荡的社会背景说起。东汉末年,由于土地兼并越加尖锐,地主豪强拥有自己的私人武力,加上中央政府政治黑暗,皇权虚弱无力,对地方过度放权,因而造成群雄割据的局面。这种局面也引来了农民起义,于是各个地方就陷入了混战。荀彧出身于名士望族,他的祖父、父辈,都是位居高官,名声远播的士人,但是这时候的战乱就影响了他们氏族的地位。荀彧本身也是少有才名,可是他们没有军权,所以就不能像曹操袁绍一样,割据一方。于是他现在就必须要依靠强大的人才能得以生存,而在挑选主公这方面可很是谨慎,这就注定了他会选择曹操。他身为一个谋士,对政治集团有着很大的依赖性。也因为他是谋士,所以没有办法主导主公的思想,只有办法提出自己的意见。所以依赖性和地位也明确了荀彧没有自主权,注定会有坎坷,注定不能达成心中最完美的愿望。就算曹操再信任他,再敬重他。
荀彧自己的思想也跟曹操有着很大的偏差。荀彧生下来就受着儒家思想的教育,就有了忠君的思想,但他的君是指汉朝的皇帝,于是他就有了匡扶汉室的想法。在讨董卓的战乱中,曹操表现出了他坚强的意志,因此也让荀彧看中他,再加上荀彧认为曹操有雄才大略,可以匡复汉室,于是就投奔了曹操。荀彧认为曹操不但有能力,而且,在讨董卓时,还认为曹操有匡扶汉室的想法。荀彧心想,只要曹操的实力,加上自己的才能,就可以匡复汉室,自己的心愿就可以达成。
可是曹操并不是这样的思想,他有野心,想要统一天下,而不是匡复汉室。随着一次次胜仗,实力逐渐强大,拥有强大的兵力和人才,于是他的虚荣心开始膨胀。后来他当上司空,将皇帝掌握在手中,天下也掌握在他手中。荀彧看到他这样,就出言不逊,阻止他,并极力想让他匡扶汉室。
两个人思想不和,一个想要匡复汉室,另一个想要天下。荀彧极力反对曹操,要是换其他人曹操早就把他杀了,可是荀彧是帮他出谋划策的谋士,对他现在的成功有很大的帮助。于是最后荀彧是“以忧薨”的。荀彧的一生确实很悲剧的,努力了一生,换来的却是悲剧。如果曹操的思想跟荀彧一样,又会发生怎样的结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