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与敏捷是水火不容吗?也不尽然。二者各种有自己的应用范围,对于一些确定性事情,计划是首选。如一个生产车间的生产计划。而对于只有一个地图,没有真实地貌的这类事情来说,敏捷更合适。如微信就是这样不断迭代,敏捷开发出来的。
为什么越来越多人或单位采用敏捷?因为一,环境的使然,面对VUCA的时代,确定性的事情越来越少,敏捷正是我们面对不确定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二,从生物性来看,人类自身的脑容量等限制认知,5~9团队最为合适,因为太多人,会加重人沟通成本,降低工作效率。这是人类协作的一个硬伤。
SCRUM是一种典型敏捷的实践。SCRUM最核心点主要有三个,如下:
第一,每月例会。团队每天花15分钟,说一下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昨天我为团队做了什么?第二个问题是今天我为团队做什么?第三个问题是我能给团队解决什么困难?这是三个问题的核心是团队,简单仪式化流程,三个问题,解决团队的共识,同步了团队的看法。
第二:sprint。每三周一个sprint,sprint最开始是从MIT一个实验室传出来,sprint改变了人们关于时间的看法,一般,我们按照每天24小时来做,在敏捷的眼里,时间就是一个个sprint的累加。
第三:找到最重要的20%。最重要的有二个标准:价值最大和风险最小。每个sprint是否是之前规划的,还是在当前sprint中形成的,还是二者结合体,只要满足这二个原则即可。这样就保证了我们每一个sprint都是基于当前的最佳的选择。
SCRUM给我了我们一个面对VUCA世界的实践参考。从找到最重要的20%,确定明确的目标;再到sprint,给这个目标设定一个期限;最后每日立会,让团队共识。这样最大程度形成团队合力,见证奇迹一个个的发生。从Google,wechat等无一不见证了敏捷的力量。如果你对这股力量感兴趣,不妨打开这本《敏捷革命》,感受一下这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