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第一章《孔雀东南飞-害死刘兰芝凶手之一焦仲卿》中说过,刘兰芝之死,焦仲卿难迟其究。又在第二章《孔雀东南飞——刘兰芝的母兄才是罪魁祸首》中阐明刘兰芝之死的祸首其实是她母兄。那么作为始作俑者,焦母究竟应对刘兰芝之死负什么责任?她究竟为什么那么不待见刘兰芝,虐待她,必欲除之而后快?!我们慢慢展开说。
作为一个平民之家,刘兰芝的家庭应该也就是小康不足。这是我从故事的脉络中自己分析的。因为刘母对刘兰芝的教育很系统,且目的性明确。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但这样的调教,需要非常严苛的教育环境。要学好,也一定是含泪茹苦才可以做到。所以刘家对刘兰芝就像在打磨一件珍宝,宝成之日,就可待价而沽。
刘家能攀上焦家的亲,也是高攀的。这一定也和刘兰芝声名在外有关。刘家教育女儿优秀,必然也会积极炒作宣扬。作为没有男主的家族,焦家在当时是有点不振的,焦仲卿不过是一个小吏,所以可选择性并不多。刘兰芝美名在外,也算天作之合。为此,焦家也不惜给予丰厚的聘礼。
“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
这一段既说了刘兰芝的家庭状况,乡野之家,也就小康不足而已。也说了焦家给了刘家不少钱!甚至可能焦母对刘兰芝最开始的恶感就是刘家贪得无厌,不断索取。“受母钱帛多”既有表明聘礼多,也代指后续的贴补。而且刘兰芝性格要强,从她早起迟别时的细心装扮,表明她有极强的自尊心。也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为什么她能一再忍耐焦母虐待两三年。
母家把她当成摇钱树,不断索取,焦母越来越厌恶,她却没有任何办法,只能忍辱含垢,日夜操劳,用自己的辛勤努力来减少自己内心的愧疚平复焦母的怒火。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可惜,此时焦母已经视她为眼中钉,肉中刺,不除不快!
焦母为什么那么讨厌刘兰芝?几个原因。
第一,刘家贪得无厌,既让焦母厌恶,又让焦家不堪重负。焦母开始一定对刘家还可以,不说有求必应,起码顾念亲家之情,经常接济。还是那句“受母钱帛多”,这不会是一句客气话。“阿母怒不止”表明一个持续的态度,也说明这话说到了焦母的痛处。焦家那时候已经有点江河日下。虽然焦母还自诩“汝是大家子。”可就算之前有些家底,也禁不起这么坐吃山空。再遇上刘家这样的亲戚。将心比心,焦母心中应该早就开始煎熬,后悔和刘家结亲了。
第二,恰恰就是后一句“仕宦于台阁”,焦仲卿在太守府做小吏。再上一步已经难上加难。焦仲卿也说“儿已薄禄相”,古代的制度,做了公务员,再想从政,难于上青天!可焦家除了焦仲卿,还有什么指望?亲家只知道张口要钱,一点帮不上忙。而这个时候一个转机出现了,焦母也就是从那一刻开始坚定了除去刘兰芝之心。
第三,神秘的转机出现在邻居。焦母两次对焦仲卿说:
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
在焦母焦头烂额之际抛过来橄榄枝的是邻居。邻居的女儿很好,焦母很喜欢。而邻居一定也想和焦家结亲,应该相互试探过而一拍即合。最后一句“便复在旦夕”表明早都商量好了。焦母成竹在胸。那么两家为什么要结亲,邻居为什么明知道焦家境况下滑,家有妻子,还要下嫁女儿。这首先和汉末的风气有关。当时再婚,再嫁都不是什么不能允许的事。其次也和大时代背景有关。
上两篇也说过建安时代,天下即将大乱,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已经薄弱,有识之士都各投明主,抱团取暖,请参考《三国》系列丛书。而作为焦家这样的小家族一定也比普通百姓嗅觉灵敏。焦仲卿在太守府里当差,这些事知道的更多。和焦家比邻而居的人家必然也是家境相似的家族。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古代不存在贫富杂居的情况。焦家和刘家结亲是1+1小于1的情况,而和邻居结亲却一定是1+1大于2的结果。两厢对比,不言而喻。焦仲卿仕途不畅,家族日渐没落,焦母怎么能不为儿子家族考虑。如果邻居要有办法能让焦仲卿仕途在进一步,那么有恋子情节的焦母必将为之疯狂,不惜一切代价促成此事。
基于以上三点,刘兰芝表现的越好,越贤惠,焦母就越要加倍的虐待她,敌视她。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必然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这时候甚至都不用再有别人说刘兰芝坏话,焦母已经容不得她了。直到刘兰芝受不了,和后知后觉的焦仲卿诉苦,才最终挑破窗户纸,顺势将刘兰芝赶出焦家。
两千年来,焦母一直是恶婆婆的代表,受尽世人的唾弃。都认为是她逼死了刘兰芝和焦仲卿。让一对美好婚姻,最终离散,双双赴死。可分析下来,我们会了解,凡事都有两面性。在时代的大背景下,焦母或许不是个好婆婆,但却是个好母亲。她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儿子考虑,计算。却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先丧夫,再丧子,膝下只剩一个幼女,又要忍受世人唾骂,后半生注定孤苦伶仃,甚至寄人篱下(焦家最后只能走招赘这一条路)其实焦母也是个可怜人。怎不让人一叹!再叹!三叹!
在时代的滚滚洪流中,没有人能全身而退。
综上!
作者有话说:本文原创,如引用请注明出处。后续会有持续解读。喜欢的读者不妨关注,已做日后探讨。欢迎吐槽,欢迎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