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不擅长与没想到
图书介绍
《认知天性》一书,由罗迪格为代表的11位认知心理学家共同编著。在本书中,首次提出认知规律和学习之间的紧密联系,透彻解读人类普遍的学习过程规律,为人类提供一种简单学习法则。
关于认知天性,我们在此了解学习短板。
来自第五章《打造适合自己的心智模型》
P131
你无法从不擅长的事情里学到知识
无法胜任某项工作的人缺乏提高自己的能力,因为他们分不清能与不能之间的区别。这种现象被称为“邓宁一克鲁格效应”,是元认知中一个较为热门的议题。发现这一现象的人是心理学家大卫•邓宁与贾斯汀•克鲁格。他们的研究显示,不能胜任某项工作的人会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而且感觉不到自己的表现与实际要求之间的差距,觉得没有必要试着改进。(两人有关这一议题的第一篇论文的题目就是《不擅长与没想到》。)邓宁与克鲁格还发现,可以教育不能胜任某项工作的人,让他们学着准确判断自己的表现,从而提高他们的能力,简而言之就是让他们的元认知更为准确。一系列研究证明了这一发现,他们两个人让学生参加逻辑测验,并要求学生们评估自己的表现。第一项实验的结果证实了预想的情况,即能力最差的学生对自己的表现茫然不知,平均得分在后12%的学生相信自己的一般逻辑推理能力排在前68%。在第二项实验中,等学生参加过第一次测验并评估了自己的表现后,研究人员会给他们看另一组学生的答案,然后让他们看自己的答案,要求他们重新估算自己回答正确的题目数量。得分在后25%的学生在看到同学更优秀的作答后,还是不能准确判断自己的表现。事实上,这些学生仍倾向于更加高估自己的能力。
第三项实验研究了表现不佳的人能否学着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在逻辑推理测验中,给学生们出10道题目,测验后要求他们评估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以及测验成绩。同样,得分在最后25%的学生对自己的表现估计过高。接下来,其中半数学生接受10分钟的逻辑培训(内容是如何验证演绎推理的准确性),另一半学生则进行不相干的任务,之后让全体学生重估自己的测验成绩。现在,那些受过培训的学生能够较为准确地估计出自己做对题目的数量,也能清醒地比较自己与他人的成绩;而那些没有受过培训的学生则坚持己见,认为自己表现得很好。
不能胜任某项工作的人是无法从自己不擅长的事情中学到东西的。为什么会这样呢?邓宁与克鲁格有几条理论。其中一条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很少从其他人那里获得关于自己技能与能力的负面反馈,因为人们不喜欢讲坏消息。即便有人能得到负面反馈,他们还必须准确理解为什么会失败。要成功需要做对所有的事情。相反,失败则可以归结到任何一个外部理由上:做不好事情怪工具不合适是很容易的。邓宁与克鲁格还提出,某些人只是不够敏锐,意识不到其他人的表现如何,因此他们不太能看出任务所需的能力要求,这就导致他们在做比较时对自己表现的判断较差。
「I,重述知识」
不能胜任某项工作的人,不能分清能与不能之间的区别。
主要是因为他们在不能胜任的工作中,高估自己能够达成的能力,从而意识不到与实际要求的差距,也就不会进行学习和改变。其次在于人们不喜欢负面反馈与负面语言,使得较少获得正确的能力反馈。再者即便获得负面反馈,由于能力原因,也不能准确判断与理解根本原因,而只是追踪到表面原因。
但是不能胜任某项工作,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提升该项能力的,我们可以通过学习,提升能力。
「A1,激活经验」
在2015年左右,还在大学期间,想学习编程。因为自己在校会网络部,很多涉及编程等工作内容,因此想提升自己这方面的技巧。于是从图书馆去借了两本编程教学的书籍,再到网络上去查找了一个教学编程的网站。
就此踏上编程学习之路。
但是这条路真的是不好走。从书籍上确实有编程的具体方法和技巧,网络上的课程也讲述得细致动听。但是只有术的层面,没有道的层面,因此进展一直不前。当有学让我帮忙修改某个网页的时候,我也只能对照书籍修改了颜色和界面。发现自己的不足以及进展的速度太慢之后,以失败告终。
「A2,规划运用」
我将以一位培训师的角色,为大家举例使用拆页中的原理,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必然涉及到学员对于知识、技能、意愿三大方面的内容,无论哪个内容,都会涉及课程开发的黄金圈,即WHY、WHAT、HOW。
因此,在WHY的层面,需要让学员认识到我们学习该内容的原因。可以通过提问、团队共创、头脑风暴等方法。
在WHAT的层面,需要让学员清楚知道我们学习该内容是什么。可以通过直抒、对比、反比、复述等方法。
在HOW的层面,需要让学员掌握该内容的具体方法。可以通过视频、动画、展示、演练、实操等方法。
通过这样的层面区分和方法使用,可以从道与术的两方面,解决对某内容的学习与掌握问题。
供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