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多年的学生,又教了这么多年的学生,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每次考试后,如果某生自我感觉考题很容易,做得又快又顺畅。自我感觉考得不错。成绩出来,我们会发现:剧情大反转,孩子口中的“考得不错”是一场空欢喜。再进一步观察,我又发现,这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学生都属于班里的中下游学生。(学习)
在心理学上,有与此相似的一个有趣效应—杜宁-克鲁格效应。杜宁与克鲁格都是康奈尔大学的教授。他们合作写了一篇名为:《无能与无知:对自身无能的认知困难如何导致无端自负》的论文。他们设计了一系列的实验去考察这种现象的成因与影响,最终得到以下结论:1、能力不强的人倾向于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 2、能力不强的人无法认知他人真正的能力; 3、能力不强的人无法认知且正视自身的不足,及其不足之极端程度;4、能力不强的人如果能够经过恰当训练大幅度提高能力水平,他们最终会认知到且能承认他们之前的无能程度。
在其中的一个实验里,杜宁与克鲁格找了一群康奈尔的在校学生,对他们的“幽默”、“语法”、“逻辑”等几项能力进行了测试。之后,再让参试者进行自我评估。结果是,成绩最差的那些学生对自我水平的认知偏差最大。其成绩处于12%百分比等级(即意味着说,他们的成绩处于末尾12%的水平——有88%的人的成绩比他们更高)的应试者认为自己的百分比等级至少应该是67%。与此同时,那些能力更强者却可能反过来低估自己的能力。
这两位教授为我们提供这么一个研究的结果: “越差越牛逼,越强越谦虚”的现象。但是,问题是: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其他咱们暂且不提,专以考试为例。
上高一那年,我属于不折不扣的中下游学生。作为差生的自己每次考试后都有“题目简直是弱爆了”的暗自窃喜,当然成绩出来都是以“强颜欢笑、暗自垂泪”而告终。每次试卷下发后,我首先是愤怒至极:自己费尽心思、辛辛苦苦写的大段大段的文字,竟然、竟然基本不得分!听完老师的讲评呢,然后,然后整个人都蔫了:写了一堆,一个也不在点子上,这看似表层的题目怎么包含着这么多的知识?
当然,后来我成功逆袭。(这是另一篇待写的文章)到高三时,自己赫然处于优生行列。我还是拿自己不擅长的学科—历史为例。毫不讳言的说:初中和高中加起来,我历史从来没有及格过。但是高考如何呢?我们当时实行的是标准分,历史老师告诉我,换算成百分制,我是80分以上。别小看这个分数,当时全班83名同学,只有不到十人考到了优秀。
我是如何从不及格考到优秀的?高考前一个月,我把高一到高三的旧版历史课本和新版历史课本对照学习了一遍。按照自己能想到的线索,做了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的做法可以参考我前边的文章—大考当前拼什么)。弄清楚了貌似盘根错节的知识之间的联系。我学到什么地步呢?我会看着当时高中任何一本历史书的目录把章节内容复述出来,或者,我能按照自己所列的任何线索把三年的历史知识串起来……
当这些知识学透了之后,我发现: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了。再做题,我看到的不是简单的一个题目要求,而是每个题目要求背后蕴含的丰富信息以及字里行间的知识联系。是的!没有一个题目是在考查孤立、单个的知识点的存在,他们都是知识的综合,都是知识的联系和深化,这些知识貌似你侬我侬的纠缠在一起,其实各有归宗。需要考生耐心细致的为他们分门别类的找到老家,找到他们之间互相兼容的一部分和完全独立的那部分。
到了能看透题目背后的出题意图和题目本质的地步时,我每做一个题都是慎之又慎,都要从自己的知识储存里不断提取、反复对照、仔细分析再自行组织。此过程自己注意力高度集中,大脑高速运转。考试结束,筋疲力尽,简直有劫后余生之感。到这个时候,我发现,自己难以回答简单的:“喂,考得怎样?”此类问题。因为自己知道,或许因自己的知识体系尚不完善而遗漏了某个要点,也或许因为自己的认知偏差使得自己没有完全读透出题者的意图……
现在,我想您肯定知道我要表达的意思了:如果考生觉得题目容易,考试顺利。往往是因为他们没有学透,没有打通知识之间的任督二脉,不清楚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根本读不透、读不懂出题者的出题意图。他们的状态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看到题目时,他们只能回答最表象的知识。换言之:他们的思考因知识的不足和片面导致没有深度。既然如此,回答自然是无法紧扣题意甚至离题万里。高分?只能是一个传说了。
无论什么样的考试结束,想知道孩子考得咋样,相信我,听听他怎么说,完全可以提前知道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