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尼采计划第145天
和父亲对话,我信心满满,他却忧心忡忡。学会了全神贯注倾听后,更能沉下心来明白对方到底在表达什么。在实践中体会到了《亲密关系》中提到的理论:社会是要悲观者很乐观者相互作用,推动着前行的。现下理解了父亲的忧虑,深以为然。至于怎么用沟通的方法疏解对方的焦虑情绪,让我读读《非暴力沟通》等再进行实践吧。
在和弟弟的谈话中感悟到的少言道的底层逻辑。以前只是听别人说要少言道,今天通过一场有趣的谈话明白了具体原因:正如《认知觉醒》中说的,你想出了一个道理不算完全掌握,只有能向别人讲清楚了才算真正地掌握。很多时候只是急吼吼的表达欲,你自己并没有理出清晰的思路,这个时候何妨多花点实践沉淀沉淀?等到真正搞清楚自己想要说什么的时候再跟别人说吧,就像做短视频那样。
今日上Ian的课,认真参与互动讨论。这也是一个由心理合一的过程。以前是因为老师要求我们积极回答问题,所以积极回答变成了一个以表现自己为核心驱动的行为。在这种模式下,如果回答错误,就会被尴尬和失望的负面情绪所困扰。而今天上课,我是真的想通过这种方式提高自己的知识转换率,在这种情况下,哪怕答错、问错,也会有所提升。而且全神贯注在知识吸收本身,自然也不会在意旁人的目光。
晚上和朋友们聚餐,感觉能量波动很大,结束之后状态很不稳定。仔细复盘以及查看龙蛇之变的资料,我知道问题出在哪儿了:锋芒过露,被他人的称赞冲昏了脑袋,给“少忘形”减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