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什么都是假的,而你却认真了一辈子。

《西西弗斯的二维码》

殡仪馆的玻璃幕墙映出城市霓虹时,我正把父亲的骨灰放进第七排第四格。金属架泛着手术器械的冷光,二维码墓碑在暮色中次第亮起,像无数双空洞的眼睛。这是父亲第三次"搬家"——从ICU到太平间,从火化炉到现在的数字化墓园。

三十年前他在机械厂车间的油污里教我拧螺丝:"每个零件都得较真,差半毫米整台机器就废了"。那时的黄昏会从铸铁窗口斜斜切进来,把我们的影子焊在流水线上。而今那些笨重的机床早变成商业综合体,他攒了半辈子的技术等级证书,在房产中介眼里不如公积金缴费基数重要。

葬礼司仪宣读电子悼词时,我盯着吊唁厅的LED屏幕出神。像素点组成的父亲面容正以每秒60帧的速度微笑,比他化疗时的苦笑生动百倍。亲戚们扫描二维码献虚拟花束,弹幕飘过"节哀"的表情包,服务器自动生成答谢词。真实与虚幻的界限,在这个数据与肉体双重解构的下午愈发模糊。

深夜整理遗物,在铁皮盒底翻出1992年的劳模奖章。珐琅质奖章边缘剥落处,露出底下灰扑扑的金属原色。原来所谓"荣誉"不过是被镀层包裹的普通铁片,就像我们拼命维护的体面生活,不过是社会机器运转必需的润滑剂。

但当我触摸奖章背面篆刻的编号,突然想起那个暴雨夜。父亲抱着发烧的我穿过漏雨的厂区,用工作服裹住我,自己后背淋得透湿却笑着说:"你看车间顶棚破了个洞,星星掉进来了"。此刻隔着生锈的奖章,竟还能触到那晚他胸膛传来的震动。

晨光爬上骨灰寄存架时,管理员正往新空位贴二维码。那些闪烁的方块像无数个微型戏台,每个都上演着被数据重构的人生。我忽然看懂父亲较劲的一生——在虚幻的舞台上,他认真扮演着丈夫、工人、父亲的角色,把每个动作做到极致,就像明知沙堡会被潮水带走,仍要雕出最完美的塔尖。

走出墓园时,城市正被早高峰的数据流冲刷。外卖骑手在红灯前擦汗,程序员顶着黑眼圈买咖啡,保洁阿姨弯腰擦拭昨夜狂欢的残渍。这些鲜活的疲惫与坚持,让悬浮在云端的虚拟世界有了沉甸甸的锚点。或许世界的真假本就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依然愿意为某个瞬间全情投入,像父亲当年在漏雨的车间里,为生锈的零件和发烧的儿子较真。

扫码启动共享汽车时,后视镜里父亲的骨灰架正反射着朝阳。无数道金光在二维码矩阵间折射跳跃,如同三十年前铸铁车间里那些真实的、会呼吸的星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