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自己在过年的时候也不知道怎么过,就在家请了一张财神,当时什么也不懂,只是觉得小时候在家不但供家堂,还有天地,灶王爷,财神爷,有的家还供奉其他的各种仙家。
到了城里,自己没成家,在父母家过年,那个时候什么供奉也没有,就是吃饭。那时候确实很穷,能吃上饭就觉得是过年了,就开心,父母也可能是真的不愿意过农村各种讲究的日子,因为他们都是十几岁就处在工作了,都是唯物主义者吧,无神论者。
其实对于父母来讲也并不知道什么唯物唯心的,只是在青年时代就在单位工作,除四旧什么的,根本就不搞这些鬼神论。
所以在我们进城以后,家里什么都没供奉,过年也没什么讲究,只是吃饭,放鞭炮。我们呢还是磕头拜年。在农村的时候是在三十的晚上把叔叔各家都拜完年。初一的上午去村子里的各个家拜年,初二去姑姑家,初三去看看各姨家。
到城里这个家都不去了。在我三十那年吧,父母来我家过年,我觉得是自己做主了,就请了财神,什么也不懂,没烧香,没烧纸,没有红果,各种仪式都没有。这一晃就是十四年吧。有的那么一两年过年的时候财神都没换。就这么稀里糊涂的过来了。
今年决定开始每天三炷香,需要有些仪式了。今天特意问了一下我妈妈,在老家都怎么供奉。
母亲说:财神在三十那天贴墙上请家来。需要供奉十个馒头,分两摞,每摞五个。然后有一碗供饭,两个碗对着扣一碗米饭。三盘菜,一个白菜心劈开上面有染红的粉条。一个豆腐,一个三片肉。放三双红筷子。因为财神都不是一个人,不像现在的财神就一个。
初一到初五,每天早中晚三炷香。初五撤供,十六送财神,需要包饺子九个,一共三碗饺子,每碗三个都需要带点汤。送财神烧一张纸,放两个炮声。
整个供奉就完美了,有始有终,今年我计划就是按着母亲说的去做。明年最好就是全部按着这个做。让传统节日有传统仪式,从做中去过春节。给子孙后代留下点回忆,让自己的心也踏实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