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子——从天亮到黄昏,虽则有时花般的阳光,从郊外的麦田,半空中的飞雁……”偶然间看到徐志摩的这首《难忘》,想到那一座小城,想起那些时光。
在那里,阳光透过青砖瓦砾的屋檐,石板砖上泛起点点斑斓,像平静的海面泛起光斑;屋头上的小鸟,低头啄着瓦片上的青苔;小院桂花树下的石板桌上,一杯清茶,一本翻开页的书。风儿吹过,我听见稀疏的声音,闻到淡淡的芳香,这时光真好!
“家家流水,塘塘垂柳,五彩石清爽路。桃花源里走一回,携妻子,轻轻漫步。瓦屋栉比,院芳香郁,颇好客民风朴。来生木府做闲人,叹没有、阎王笔簿。”有人这样描写它,它有一个普通的名字:丽江古城。它不像一般城墙那样墙高濠深、楼宇森严、岩岩铁壁,它没有城墙,却也没有兵临城下金戈铁马。在它的环抱里,我们一天天成长,那摇摇相望的护城河,巍峨的玉龙雪山,默默地守护着它,守护着丽江这一片净土。
站在冬日的暖阳时光里回眸远望,回想在丽江的六年,前三年在城北,后三年在城南,平日里喜欢宅在家里的我,很少出去逛,以至于大一寒假回去后预约了鱼米河的理发店,还需要手机地图,前三年走得最多的路是旅游学院到古城口的路,坐11路公交车,后三年走得最多的是玉龙新县城到古城口的路,坐18路或者4路公交。一年后的现在,暖暖的火塘,慈祥的阿妈,轻快的民谣,天籁的古乐依然时常出现在脑海中。
貌似一夜之间它就被称为了“艳遇之都”,被许多人知晓,有许多来自五湖四海、桃花运开、红鸾星动、怀揣着爱情梦想的男女陆续到来,让它弥漫着暧昧的味道,然而与我而言,我更加怀念的是四方街那悠扬缭绕的纳西古乐,那茶马古道上慵懒而温暖的一米阳光,那灯火阑珊的酒吧河岸,那小院清茶的自在清闲。
它的小桥流水,不仅养育了世代的纳西族,也孕育了独特的纳西东巴文化;它的青石板路上,烙满了时光的印记,也烙满了我满满的回忆;它的巍峨玉龙山和英勇三多神,以无比的包容之心守护着丽江的每一寸土地。我是一个远在他乡的游子,我有许多关于它故事,然而我并不需要烈酒,我以我的方式怀念着我的小城旧事。
当光阴老了,沉淀已经久的心事,也渐渐地安静了。檐下煮雨,竹林听风,不被风的方向所惊扰,不为雨的情怀而起伏。守着一窗温暖的月色,听一段温婉缠绵的歌,醉一场静谧时光的暖。梦想着,再次回到它的环抱时,金色的阳光洒满每一个角落,巍峨的玉龙山顶白云在漂浮,我要与满城的花儿亲吻,用我的双手抚摸它的一砖一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