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谁谁又猝死了

有时候会很惊叹,谁谁谁又猝死了!而且很多猝死的都是中青年人,这不得不让人们对这种疾病另眼相看,真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让人们短时间急促死亡的病症呢?原因有很多种,不过细分一下,主要分为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

所谓心源性猝死,是指由心脏原因导致的突然死亡,这种疾病发病有着不可预见性,从发病到死亡只要几秒钟至一个小时之内,所以有时候根本来不及抢救就一命呜呼了。而心源性猝死大多与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尤其是平素有心肌梗死的患者尤其要注意猝死的诱发因素,以免突然就“默默地挂掉了”。

而非心源性猝死,主要是排除心源性猝死之外的其他疾病引发的猝死。常见的非心源性猝死主要与呼吸系统疾病(肺梗死、支气管哮喘)、神经内科疾病(脑出血,俗称脑溢血)、消化系统疾病(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有关。再者,还有主动脉夹层和严重的电解质紊乱,也会导致猝死。

然而,许多人不知道的是,猝死还有很多高危诱发因素,由于猝死很多情况都是提前无法预估的,所以如果没有出现高危诱发因素,也许不会来得那么突然。那么,那些高危诱因究竟是什么呢?排在第一位的是冠心病和心肌梗死,如果有这类疾病的话,要随时关注自己的健康。其次就是剧烈运动,超负荷的运动也是可能诱发猝死的诱因之一。再者就是人们经常在做的过度熬夜、过度饮酒,另外,情志因素对这种疾病的诱发也是很常见的,比如过度惊吓、极度的精神刺激、剧烈的情绪波动等,都是有可能诱发猝死的,在民间,“怄死”“气死”“吓死”者也是时有发生。所以,看了这些常识之后,是不是觉得养生很重要了?俗话不是说,“今天不养生,明天养医生”?《黄帝内经》很早就提出“治未病”的养生思维,并指出“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那么,《黄帝内经》究竟提出了哪些养生观念,可以让人们将疾病防范于未然?

马上开始学习微量体操吧!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随着35岁演员高以翔在录制浙江卫视《追我吧》节目时心源性猝死消息出来之后,人们除了惋惜年轻生命的突然离去之...
    非典型摩羯小阿姨阅读 3,663评论 0 0
  • 早上起来没吃饭,期待满满去餐厅吃早中饭,点了一份红烧肉,结果,为什么满满的都是风油精的味道?喝个瓦罐汤,结果猪蹄还...
    笨木子大人阅读 4,151评论 0 0
  • ​去年这个时候我在备考公务员。 说是备考,其实跟一部分考研的同学一样,无非是找一个宏观而妥当的借口来解释自己的当下...
    吉蕾Camille阅读 923评论 1 0
  • 关于和珅,世人只知道他的贪腐奢靡,很少有人注意其处世的高明。话说清乾隆年间,民间发生很严重的自然灾害,万里赤田,水...
    史趣阅读 3,663评论 0 0
  • 最近公司新添了很多伙伴,今天突然一下被叫師姐,最近也有被身邊一些朋友喊著「露姐」,這讓我百感交集,一方面開心,一方...
    Lucie陸陸阅读 46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