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卡第1天】
新年第一天
文/衣者郭郭
1
今天,是2022年的第一天。
我加班来了。而且是坐公交车来的。
像我这种有车有驾照而不愿开车的人真真也是极品,反正我老公对我很无奈。不过只要我自己觉得好就好,不光省油不说,还省了开车的力气。上了车就可以坐着休息不说,还可以任由思绪乱飞,不害怕一不留神冲撞到啥出了车祸。而且一个人坐公交车还能常常有灵感,空出心思不像开车那样小心翼翼地,我可以尽情地悄悄地观察着车上的人儿的样貌。
不过今天的愿望貌似要落空了,车上没有一个乘客可以观察。今天坐的公交车好像是我的专列。空荡得很,左右两排的座位空空如也,除了我再没有别的乘客了,任我想横的竖地坐着躺着都行。我想着没人可看,那就听书吧。结果一翻包包才发现耳机也没有带。好吧,健忘如我。于是,目光及注意力全都集中到车子上来。
不过,我很快就又失望了,因为车子上也没啥可看的。除了空空的座椅及座位上空飘飘摇摇着的扶手环,几乎别无它物了。司机坐在车头驾驶舱里稳稳当当地目视着前方。驾驶舱四周都有隔板,我也看不清楚他长得啥样。只知道那里头有个人,准确地知道是个男司机坐在那里之外就不知道他长得啥样了。
当车子在青年路的十字路口红绿灯处停下来,等红绿灯时,司机在原座位上突然站了起来伸了个懒腰,随后像是对他自己又像是在对我说似的道:“今天路上的行人好少啊!车子也少,马路上显得异常宽敞。”
我以为他在同我说话,便应和着回答他,说:“今天元旦嘛,大家都放假在家里休息呢吧。”
他朝后望了望,怔了怔像是才刚发现车子上原来还有个乘客似的。然后再转回身子去又目视着前方,说道:“放假了,大家都回老家或者度假去了。所以,坐车的人也少了。出行的车辆也少了。”
我呵呵两声,表示同感。然后对他说:“我下一站就下了哟。”
就在这时绿灯亮了,他启动了车子,一边手握着方向盘目视着前方,一边对我说道:“最后一位乘客也要下车了,那就只剩下我一个人开车闲逛了。”说完以后淡然地笑了几声。
很快,车子就到站了。临下车时,我朝车头望去,同他说了一声:“祝您元旦快乐!”随即就下了车,马路上刚好有汽笛声,也不知道他有没有听到。
下了车子,我一个人默默地朝单位走去。才发现,街上还真的有点冷清,人少车稀,差一点就像走入一个无人之境。左看看没人,右看看也没人。又看着空旷了许多的马路,心里微微也生出些许的酸楚。又想起前两天,我二嫂给我发微信让我元旦回娘家一块聚个餐,我无奈地回复:要加班。她也只好作罢。回说:那就下次有假了再回来。
从我进了这个单位以来,多少次的聚会,我仿佛就有多少次的缺席。每一次都我的心中只有惨惨然然。只能祈愿他们今天聚餐愉快。
2
乘坐电梯刚上了二楼,发现单位的门口又有了些变化。虽然心里早有所准备,但乍一看还是不由得怔了一下,莫名的有一丝遗憾。
于是,又回忆起刚入职时,它的辉煌历史来。
那时候的我们多气派呀,每到年底就能获得一笔丰厚的年终奖。薪资待遇也高。几乎让这个城市所有的人都认为我们单位富得流油。未婚的男青年们找对象都想找在这个大厦里上班的小妹妹,尚未出阁的姐姐妹妹们也同样想嫁给在这个大厦里上班的小哥哥小弟弟们。这大厦里,男的西装革履,穿着擦得锃亮的皮鞋;女的纤纤细腰,配着漂亮的衣裙鞋子,再梳着一头飘顺的长发。真真是艳煞死人。
还听说很多扒手专门就候在我们大厦的附近,趁人不注意时就抢走他们身上的包包。
记得有一次,有几位北京的同事来琼出差。到的当天,我们经理就千叮咛万嘱咐一般地提醒她们:这个城市的人都认为我们有钱,所以上下班在大厦附近时一定要格外注意安全,最好结伴同行,要不然一不小心就会被小青年们抢包包。她们一听到就被吓得瑟瑟发抖,连连说:在首都的办事处那儿,几乎没人羡慕过她们。
我记得我入职时,打出租车,司机问我到哪儿?我一说出目的地的名称,她就对我另眼相看,然后眼神充满了羡慕之色,说:在那儿上班好啊,工资高,待遇好。到了那儿也可以以这个为筹码找到一个如意郎君。我冲她呵呵一笑,说:借你吉言。
我记得入职以后,有一次到银行去办理业务,柜员与我聊时问我哪个单位的。我一说出了我单位的名称,柜员马上就投来了艳羡的目光,啧啧地赞叹一般地同我说:哇,你们单位好啊,有钱,比我们银行的工资还高。我笑着并狐疑地望向她,怎么可能?你们银行可是管钱的耶,我们不可能比你们单位还有钱。
可是不管你如何辩说,人们始终是不相信的。
3
不幸的一天终于来临了。就在我入职后的第九个年头,我结婚后的第六年,生完二宝后正休着产假。有一天突然听说,我们单位的“老二”在法国考察时因摔伤医治无效而离开了人逝。
几乎是所有的同仁都愕然。那一段时间里,几乎每一天的朋友圈里都发些遗憾及对他的离去表示深切的悼念之辞。
后来,慢慢地,我们的工资不再按时发放了。从一开始的推迟了几天,慢慢地发展到了拖延发放时间,再后来又发展到了欠发工资。
要知道原来我们发工资的日子是只可提前不能推后的。如若不能按时发放,财务的相关工作人员是要被通报批评或者是接受更严厉的处罚的。
又后来,据说是跟银行贷款来添补工资。但慢慢地把我们原来每次逢年过节便发放的过节费取消了,生日贺金、婚丧病育探望费以及年金等福利也逐渐地给取消了。
一开始,我们很难接受现实,但也就一开始。慢慢地,很多人都实在接受不了。于是,很多同事便慢慢地离开了我们。有的离开回了老家创业,有的离职谋了别的去处,有的宁愿待业也不愿留着苦苦地等。但也有小大部分的人,像我们这些老员工,对单位始终不离不弃地坚守着。哪怕发不出工资,哪怕家里揭不开锅,都始终相信单位终会有好起来的一天。
要知道,他们离开时可是一脸的傲骄,仿佛不可一世。
从2018年初,实际上应该是从2017年起这种衰败的迹象就已经有了的。只是,大家都不愿意去那么想,更不愿意那么去相信。因为我们可是全世界500强啊,全国100强啊。衰败?怎么可能,打死也不相信啊。
就连《红楼梦》中的刘姥姥都知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她一个庄稼人都能深知这么高深的大道理,更何况我们,我们可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啊,怎么可能不知道。
只是,我们更愿意选择蒙着双眼。更愿意选择逃避罢了。但也并不一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儿就可以比刘姥姥更能深谙世事。
4
好像有点离题了,可我这是《闲谈》啊,就像《无题》一样,也就无所谓离不离题了。
用工牌在门口左边的门禁上“嘀”了一声,单位的自动双玻璃门开了。我轻轻地走了进来,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大片格子间的工位。虽然今天是元旦,理应放假,但大多的工位上都坐着人。各个穿得人模狗样的,脸上都画着精致的妆容,梳着漂亮的发型。眼睛专注地望着电脑的屏幕,双手不停地卧在键盘上“噼里啪啦”又“噼里啪啦”地忙碌着。
就在这“噼里啪啦”声中,我从左右两边的格子间在空出来的一条小过道,轻悄地穿过他们。直到大概穿过了三四道直直的过道后,就在靠墙的一角,坐到了我自己的位置上。
又如上班的每一天一样,我打开了电脑。
我们这行业,人家越是休闲的时候,我们就越忙。习惯了,也麻木了。
年轻的时候,实际上我现在也还年轻,只是喜欢用这种口气说话。有一段时间有幸在报社里做过一段时间的编校,报社的工作是黑白颠倒。每当城市里的大多数人都忙着下班挤公交车回家的时候,我则挤着公交车准备朝报社上班去。那时,坐在席位上,当稿子不多可以闲了的时候。我就喜欢站到窗户旁眺望着远处,看着熙熙攘攘的街上,看着夜黑后街上、楼房里的窗户亮起的一盏盏灯光。我就特别地渴望有一个家,有一个温暖的家。后来我爸爸,那时候他还健在。知道了我是晚上上班后,果断地让我辞职,他怕我嫁不出去。
于是,我顺从地辞职了。再后来为了收入高一些,为了能在这个城市里有自己的立足之地,我选择到了我目前的单位。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