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读者后台留言给我,说自己不知道怎么奋斗,总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很烦恼。
面对这种问题,我一般都会反问一句:你是不是对自己没什么信心,时时刻刻都陷入到自卑的情绪当中?
我得到的回答,通常都是“是的,我比较自卑”。
这就是这类朋友的问题所在。
很多自卑的人,往往会陷入到一个负面的循环圈里面:因为什么都不会,一无是处,于是对自己没有信心,感到很自卑;而正因为对自己感到很自卑,于是总觉得学什么都学不会,反过来印证了自己的一无是处。
对于这些困惑,任何安慰的语言或者我给出的建议,对他们而言都不会起到任何效果。因为他们在这个负面的循环圈里走得太久了,以致慢慢形成了一种“虚假的安全感”。
就是呆在这个循环圈里面,尽管时常都觉得自己很没用,然而一旦让他走出来,却会感到异常的担惊受怕,如同这个世界会把他吞噬一样。到头来,他们的潜意识还是觉得呆在圈子里感到更安全。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所以听他们说得最多的话就是:“我知道自己这样很不好,但就是改变不了”。
是真的改变不了吗?
让自己重拾自信,有这么难吗?
如何界定你的自卑?
自信和自卑,都是源于你对自我的根本信念。简单来说,就是你对自己的看法,到底是基于哪种信念之上。
这些底层的核心信念,会直接影响你对自己或外界,是持有积极评价还是消极评价。前者会让你感到自信,而后者就会让你感到自卑。
在这个世界上,很少有极端积极或者极端消极的人。我们往往是对某些事情持有积极的态度,对另外一些事情则持有消极的态度。
而一旦这些积极或者消极的态度,成为我们思想底层的信念,那这些信念就会全方位地影响到我们自身的“评价系统”。基于这个“评价系统”,我们对很多事情都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看法。
事物本身并没有客观性质的意义,只是我们的“评价系统”赋予这些事物某种意义而已。
例如下雨。
如果你想出外踢足球,突然间倾盆大雨,你的心情肯定会受到影响,因为下雨影响到你无法踢球,这很正常,并不足以说明你就是一个悲观的人。
可是你并没有出外的任务,而且下雨对你人身不会造成任何影响。这时你看到天空下起大雨,却竟然会心生悲怜,产生某种负面的情绪反应,那你的“评价系统”,很明显就是偏悲观了。一旦你真的遇到踢球时下雨,心里的感觉,比起一般人更会觉得“上天为什么要如此针对我”?其实上天,哪知道你踢球了?
自卑的人正是如此,其核心信念导致他对外界持有负面的“评价系统”,当这个系统不断跟自身生活的事情联系在一起,那么这个闭合的负面循环圈就因此而形成了。
于是造就了很多行为习惯上,都偏向消极的状态:
对很多事往往都有心无力,总是觉得自己再努力也做不成。
对自己的评价习惯性悲观,不是自我怀疑,就是自我厌恶。
情绪一直无法振作起来,好像怎么自我激励,都表现不出热血的感觉。
好像永远都会感到疲惫,想做点什么总是无法提起精神。
遇事习惯逃避和退缩,不太敢表达自己的意见,说话闪闪烁烁。
对别人的目光和评价很敏感,总担心自己会被他人鄙视和针对。
很难跟别人建立亲密关系,好像隔着一道墙似的,谁都无法信任。
有时候会表现出高傲的姿态,生怕别人看穿自己的弱小和伪装。
总之,自卑的人,他的心思都比较脆弱敏感,肩上好像有种无形的重物压在他身上,很在乎别人的看法,于是无法自如地表现自己,发挥出自己应有的个性。
自信的人之所以自信,不是他天生体内就携带着这种因子,而是因为他从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当中,建立起一个相对比较稳固的“评价系统”。他知道自己擅长什么,能够做什么,无法做什么,更不会为不能做的什么而感到伤心。
相反,自卑的人,对此并没有清楚的认知,一切都简单地归结为自己“没有能力”。这就是核心负面信念塑造的不同“评价系统”。
那这些负面信念,到底如何形成的呢?
是什么让你如此不自信?
想要摆脱自卑,重拾自信,首先就要弄懂自己的自卑到底从何而来。把原因搞清楚后,才能够针对性地解决这个问题。
而负面信念的形成,不外乎三个原因:
成长过程中获得负面反馈
孩童时期,对于自我信念的行程,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如果在这段时间,个人获得太多外界的负面反馈,那负面的信念,就会慢慢由此形成。
所以在成长的过程当中,父母的鼓励是你能否建立自信的重要因素。假如你做任何事情,父母都用否定的口吻跟你说话,别人考试得了80分获得赞美,而你考了99分还受到批评,那在这种互动的反馈当中,一旦你无法收获到预期的积极信息,相反却获得消极的情绪,于是你的大脑,就会形成一种“努力”等于“不好”的评价感觉。
当这种负面反馈如同“家常便饭”般出现在你的生活当中,就会变成你的底层信念。长大之后,你面对任何事情时,下意识都会涌现出这种不好的感觉,觉得自己再怎么努力也不会有好结果;而你需要比其他人花费更多的力气,才能够克服这种感觉对自己的影响,把自己的正常能力发挥出来。
不管你在小时候,由于生理缺陷或者某些行为举止,而遭到家人或朋友的批评和指责,这些反馈有意无意地损害到你的自尊,长此以往形成了一个负面的“评价系统”,你就会觉得自己很没用,想做什么事都做不成。
用错误的方式比较默认标准
不合理的比较,也是导致我们自卑的“导火线”。
合理的比较让人进步,但不合理的比较就会让人陷入万劫不复的悲观当中,因为我们知道,我们永远都是最没用的那个。
什么是不合理的比较?
就是不知道自己能力系数的前提下,跟一些能力系数比自己高的人比较,这就是不合理。
周杰伦喜欢打篮球,让他站在乔丹面前,他会自卑到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一点价值都没有吗?当然不会。因为他很清楚自己在篮球方面的能力系数,一辈子都达不到乔丹的高度。但在音乐方面的能力系数,也许就比乔丹高。
那让他跟迈克尔·杰克逊比较音乐才华,那他会自卑吗?也未必,因为他自己的音乐,也在某个领域里创造出自己的价值。但假如他不清楚自己的能力系数,不知道自己能力创造出什么价值,那贸贸然让他跟这些名人的技能标准去比较,他肯定自卑到无地自容。
自卑的人,往往不知道自己的能力系数到底有多高,不是高估自己的能力而受挫,就是低估自己的价值而缺失信心。
更严重的是,连自己到底有什么能力都不知道,在能力范围内会创造出什么价值也一无所知。一旦让他跟更厉害的人在一起,觉得自己无法达到外界要求的标准,这样一比较,还有什么理由不自卑?
比较,除了与他人的横向比较,还有纵向的自我比较,后者才是成长进步中更为合理的行为。
无法摆脱消极的自我限制
俗话说:“知耻而后勇”。
一个自卑的人,当明白到自己的不足之后,更应该调整心态,重新振作,努力去补强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
然而,很多自卑的人,往往即使“知耻”也不会“后勇”,因为他们依然在心里默默期盼,别人会“大发慈悲”地主动赞美他们,欣赏他们。
正如一个条件不是那么好的男生,遇到喜欢的女生,想的不是怎么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吸引女生的注意,而是去想,对方什么时候会无意中看上了他,对他产生好感。一旦期望落空,又会继续陷入自卑的情绪当中,负面的循环圈就是如此限制了自己。
想要摆脱这种没意义的自我限制,必须找出一个缺口,让自己钻进去。当这个缺口越来越大,你能够通过这个缺口冲破这个循环圈,你就能够朝着自信的姿态迈进一步。
所以你知道自己的能力系数不够高这没什么,但假如你知道自己的能力系数不够高后,依然不采取相应的行动去改变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这就有很大问题了。
那具体应该要怎么做呢?
通过这三步去做就行:先行动,再心态,后调整。
1,用微小的行动积累成就感
自卑的人,往往没有积累足够的成就感,所以才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假如能够不断完成一些细小的挑战,这些挑战积累下来的成就感,就会慢慢改变他们的自我“评价系统”。
问题是,行动对于自卑的人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他们不敢挑战自己,也不知道用什么事情去挑战自己。
我曾经看过一个网上节目,一个自卑的女生想要让自己变得更自信,心理学家让她每天跟一个陌生人打招呼,说一两句话,持续一个月。一个月后,女生对于与人接触这些事慢慢不会有那么多的抗拒感,开始习惯跟别人聊天的感觉。这就是让自己积累成就感的变化。
如果你真的希望消除自卑,但不知道应该培养出自己哪些能力,那以下这份“行动清单”,你必须要选择一样去做,坚持一个月:
每天跟接触到的人说上一两句话,无论是打招呼还是寒暄问好,主动示意。
每天朗读书中任意一段你觉得有意思的段落,每次朗读十五分钟,直到自己脱口而出。
每天唱一首喜欢的歌曲,不管自己唱得怎样,尽量投入情绪去把这首歌唱得熟练。
每天故意麻烦身边的朋友,设想一个对方感兴趣的问题,然后假意去咨询对方。
每天学习一个知识点,一本书有无数个知识点,每天用本子编号记录,积少成多。
每天双手紧握拳头的跟自己说一句“我一定能克服这个缺点”,说十遍才算完成。
这些小事情,看似很简单,但如果你能够坚持去做一个月,你就能够做到别人做不了的事情。久而久之,你不但获得能力的提升,而且自信心也会在无形中得到增强。
这些都是非常具体的事情,不用你自己设定,你也不用去思考这样做有什么意义。还记得我面前说的吗?意义是自己赋予的,直接做,就是了。
用行动改变思维,而不是想好了再去做。
2,建立一个平常心的心态
自卑的人,心思比较谨慎和敏感,别人随意的一个眼神一句话,就能够“撩拨”到他的心弦,让他浑身不舒服。
当然,平常心不是说做就能够做到,这需要时间成本的投入。而投入方式,就是当你遇到某些你认为对你不好的事情时,你要针对这件事做一个“理性思考”的步骤。
很多自卑的人,容易受到他人举动的影响,就是因为他们无法理性地看待这些举动,总是赋予这些举动太多不客观的意义。
所以当“坏事”出现在你面前时,你要放下情绪的影响,立刻问自己三个问题:
1,这件事是否针对你而来?
2,如果是,这番针对是否客观?如果不是,这番针对背后是什么原因?
3,我能够找出除我以外的其他原因去解释这件事吗?
例如你的头发明明是黑色,突然有一个人语气挑衅地看着你说:“把头发染成这种绿色,你也够大胆了”。既然看着你说,当然这番话是针对你而来了。
可是你明明知道自己的头发是黑色,对方这种评价根本不客观,他为什么要这样说呢?排除是自己的问题,只有一个原因可以解释,那就是这个人是脑子有问题,他在胡说八道。
有了这个理性思考的过程,你用得着还经常想着对方这个评价而闷闷不乐吗?
3,用调整后的新姿态去面对外界
完成上面两步之后,接下来,你就需要从内到外地调整自己,建立一个新的姿态,重新去面对外界了。
也就是说,你一定要抛弃旧有的行事方式,不要重复自己固有的做法,否则你这个负面的循环圈,只会一直走不出来。
而用新的姿态去面对外界,就是让你走出这个循环圈的突破口,你一定要在这个突破口逗留得足够久,才能够让自己脱胎换骨。
所以,无论你身上还有多少个缺点仍然没有克服,你也要拥抱自己,喜欢自己。用正确的比较系统去评价自己的能力系数,也要用正向的信念去建立你的“评价系统”。
一旦某些事情让你产生否定自己的冲动,你就要立刻打住,想一想有什么办法可以弥补、改善和提高,而不是一味的抱怨。记住自己当下的新角色和新姿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继续“重蹈覆辙”,走老路。
而这个新姿态,你必须要做到以下这些行为:
多说积极的语言,不要对中立的事情赋予太多消极的意义。
多与积极的人相处,感到他们的处世态度,学习他们的行为方式。
学会积极去思考事情,从抱怨问题发生,变成思考问题解决。
敢于试错,不害怕失败,乐意从挑战当中吸收成长的经验。
不要等等再说,能够解决的问题就立刻行动解决,想到就去做。
经常肯定自我,懂得如何自我激励,能够正视缺点而去改正。
简而言之,运用正确的“评价系统”去看待自己和外界,然后找到自己的能力所在,提高自己的能力系数,从这些能力当中培养出自己的处世价值,然后用这个新的姿态去面对人生,你的自信就浑然天成了。
如果你想继续提高自己的口才,学习锻炼的方法,可以阅读我其他相关的文章;不想看文字,也有音频版。
点击右侧,购买收听我的音频课程:掌握说话的力量-简书大学堂口才课
每堂课只有几分钟,上下班路上,吃饭间隙都可以随时随地听哦。
鉴于很多读者问我,我的口才文章有没有音频版,
为了全方位满足不同读者的需要,于是通过跟简书的合作,
推出了这个精编的口才课程音频版,希望籍此可以帮助到更多渴望提高自己口才的朋友。
本课程一共有十五期,每周更新五期。
欢迎大家关注,支持我们的劳动成果。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