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神兽们都在家上网课,更是把绑住手辅导孩子写作业的父母往死里逼了一把。
一个同事每天打印一摞作业,我问你家写到几点?答曰11点。备注:一年级的孩子。
另一个同事每天上班都会吐槽昨晚和孩子辅导作业时的相爱相杀,满脸愤懑。
现在中年人的焦虑已经蔓延到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来,从出生几个月开始双语阅读,上幼儿园后开始就学拼音、学英语、学数学、学诗歌、学朗诵、学绘画、学舞蹈,小学后各种辅导班,兴趣班,层层加码,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这就是所谓的鸡娃家长了。
不仅如此,从鸡娃这个词还衍生出了青蛙,牛蛙和素鸡。
感受一下某个普通鸡娃的打卡日常:
01
对于鸡娃现象,不同的家长持不同的理念。
一些家长是典型的鸡娃心态,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些家长的理念就是:早期如果不学习,以后会被其他的小孩落下一大截,赶上那些父母耗费了大量心血的娃,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难。
也有一些家长秉持佛系带娃,快乐教育的理念,担心超前学习会使孩子过早接触应学的知识,孩子上课因为已经学会了而导致缺乏探索求知的欲望,养成听讲不专注的不良习惯。
这些家长的担忧还有另外一层:如果孩子在学前阶段被大量灌输各种知识,学习力被压制,在后续的发展中很难再被唤醒。同时解决问题能力、抗挫折能力等软实力发展也会受到影响。
02
鸡娃到底好不好?
这个问题本来就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不一样的家庭,不一样的父母,不一样的孩子,没有整齐划一适合所有孩子的答案和模板。
家长想让孩子尽早学习知识?没问题,这要潜移默化的影响,而非威逼利诱的灌输。
口头上说着尊重孩子发展规律的父母很多,但真正能做到的很少。绝大部分父母都是在鸡娃的路上克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在孩子没有达到期望值时,将失望,甚至暴怒的情绪转移到孩子身上。
快乐教育更没问题,对于童年阶段,学习和快乐教育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但快乐教育不代表让孩子什么也不学,放任自流。这样虽然是快乐了,但缺乏了教育二字的重量。
03
因材施教最重要
天底下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也不会有两个相同的孩子或家长。既然孩子不一样、家庭不一样,唯一正确的选择这件事就显得十分可笑。
好的教育一定是从孩子的天赋及向性格出发,结合家长的教育能力,为孩子做出匹配的规划,即因材施教。鸡娃这个行为,在方法适宜的情况下,对孩子学习能力的发展有明显的益处,但如果方法不对,则会起到起到极大的反作用。
在鸡娃的时候,注意一些教育方式方法,不把学习和生活割裂开来,尽可能激发小朋友对生活提问的兴趣。孩子一时的学业成绩不重要,重要的是学习态度和积极性。培养了孩子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适时的加以引导,才是正确的教育孩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