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脆弱: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着属于他自己的脆弱、无助和自卑。没人能24小时候积极阳光、责任坚强,无论男人女人。然而我们多数人都不愿意接纳自己这一面,当发现自己不够好的时候,就自责、焦虑、改变,想变得更好。想要扼杀掉这个糟糕的自己。从来没有停下来,看自己一眼,跟自己说一声:亲爱的,你还好吗?我看见了,你此刻,很脆弱,很无助。然后跟自己的这种无助待一会儿。学会真正的接纳自己的脆弱,敢于真实的去表达自己的需求,或许,你的心,会更成长一点点。
关于冲突:在两个人的关系里会产生冲突,多数时候是因为他们忽略了彼此间的差异。错误性的认为对方应该跟自己想的一样,从而做出相应的行为。然而对方却没有做出那样的行为,我们就对他的行为生气了。可是想法导致行为。与其对另外一个人的行为生气或受伤,不如去探究他背后到底有什么跟你不一样的想法,而有了你预期外的行为。 然后再去沟通,降低自己的期待,理解对方的行为,相互坦诚的说出内心的想法。或许冲突只是因为一件件小事开始的。用愤怒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只会更糟。
关于迷茫:所谓的迷茫,其实就是沉浸在自己的小恐惧里,不敢走入大环境。幻想着先有了方向,才敢走出来。实际上顺序反了。新方向的形成,绝不是思考出来的,不是你夜里想想就可以的。人先走出旧环境,走入新环境,新环境才能给你熏陶和浸泡,让你重新整合,继而形成新思路。它无法通过单纯的思考来完成。
你会经历混乱、痛苦、更加迷茫、自责、恐惧。但是,混乱就是改变的必经之路。混乱是改变的一部分。因此改变的路线是:走出旧的——恐惧——不断接受新刺激——混乱——整合——形成新的现状。如果你没有勇气,起码可以热爱你的现在,把心放在现在。而不是一直心系着远方,脚却只在这里慌张。选择只属于你。如果迷茫,就先混乱吧。
关于抱怨:先说偏见。当你内心产生了一个评判“抱怨是不好的”,你就会这样来要求自己,禁止那个不好的自己出现。你同时也会用来评判别人,要求那个不好的别人不要出现。我们不接纳自己的抱怨,就会投射性地认为别人也不喜欢他自己的抱怨。倾听,有时候比说话和做事情更能安慰帮助人。抱怨是没用的”这个说法,有时候只是在掩饰自己没有能力承载别人的情绪,没有能力爱别人。抱怨的确有不好。抱怨只有在超出对方承受能力的时候还不停止,才是不好的。就像祥林嫂那样。在合适的情境下,在能承受的人面前,吐吐或许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