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6主动与被动的边界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培养自己的主动性。
我们在生活上要具有主动性,在思想上要具有主动性。在工作上要具有主动性,在学习上要具有主动性,在自我教育上要具有主动性。
主动性的培养就是独立人格的培养,独立思考的培养,主动性是自己为自己负责任的一种表现,是独立和成熟的表现。
主动性是自我掌控的表现。
主动性带给自己可以掌控自己的身体与自己的健康,自己的时间,自己的生活的一种体验。
主动性与积极性是相互关联的。
具有主动精神,就会更加积极的面对困难,勇敢的克服困难。
具有主动性的人,对待社会的态度是积极的,对待问题的时候,他是积极的,对待自己成长也是积极的。
主动性和掌控感是相辅相成的。
具有主动性的人对自己的生活更具有掌控感。
具有主动性的人充满了自信。
具有主动性的人,具有成功的体验与经历,他知道自己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自己想要的成功与结果。
主动性的人具有创造性。
主动性的人甚至可以创造很多的旁人或者普通人难以想象的奇迹。
比如一个人可以像达芬奇那样:绘画,科学,艺术样样精通。
比如可以像那个“蝙蝠人”丹尼尔一样(TED有相关演讲):他从小双目失明,但是通过口中发出声音,通过声音来判断周围环境的情况,通过学习像蝙蝠一样通过声纳来判断周围环境,甚至学会了骑自行车,还可以骑自行车进行旅行。
同时还把这些经验传授给了更多的盲人。
虽然失明了,但是他还是可以自主的,独立的生活,甚至创造财富。
所以通过培养个人的主动性,我们可以把自己培养成优秀的人,甚至是卓越的人。
当然主动也是具有边界的。
我们的主动只能控制在自身以内。
我们如果要求孩子或其他人主动,这就是一种超越个人边界的行为。
比如我们可以要求自己主动学习,每天读书,每天锻炼身体。
但是我们不能要求孩子去主动学习,主动读书,主动锻炼。
我们只能引导和示范,但是我们不能控制他们学习的效率与学习的效果。
如果孩子不具有主动性,只是被动的学习,那么他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所以如果你希望孩子主动学习,就要把学习这件事。交给孩子自己。
而不是每天去监督,督促,检查,甚至威逼利诱。
如果变成了这个样子,那么孩子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就会丧失。
主动性是我们的内驱力。
被动来自于外驱力。
主动性来自于目标。
被动性来自于缺乏目标。
如果孩子的学习都是来自于外在的压力促成的,那么他对学习就会丧失了兴趣,同时丧失了主动探索的精神,丧失了内在驱动的动力。
所以虽然孩子是自己的孩子,但是同时他也是他自己。我们所能做的只是示范与引导,但是绝不能代替与强迫。
每个人都会最终成为他自己。
我们孩子的未来注定与我们不同。
所以我们在主动的边界以内努力的提升自己。
同时在边界以外默默的祝福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