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娱影人物,品悟百味人生
1.创作一部剧着实不易。创作一部剧,要从头构思,要搭建人物剧情的框架,要语言精练有逻辑性。重新写作的过程本身就需要时间,而一部优秀的作品往往写作不易,有时还会一波三折。
像同名小说《大宅门》的作者郭宝昌,16岁就开始着手写《大宅门》,19岁在老师的支持下,创作《大宅门》的文学剧本。
1964年郭宝昌被打成反动学生,罪状是为反动资本家树碑立传,写到2/3的剧本被没收后又坐牢。期间再写,被红卫兵付之一炬。1980年与其妻离婚,手稿又被其妻焚毁。
2001年《大宅门》被拍成电视剧,并以17.74的收视率为当年央视年度收视冠军。2013年话剧《大宅门》获得第2届北京丹尼国际舞台表演艺术奖,最佳编剧奖。
《大宅门》可谓是郭宝昌先生之呕心沥血之作。所以,一部好的剧本往往是经过了时间的考验和沉淀,写作过程也着实不易。
2.一部好的作品,很多都来源于真实的事件,有真实的人物原型。《大宅门》就是郭宝昌的家庭剧“同仁堂”的故事。演绎了家庭兴衰曲折的过程,众多人物的悲欢离合。其中70%的内容源于真人真事。
艺术来源于生活,是有血有肉又鲜活的故事情节,因此感人至深,发人深省。
3.一部优秀的影视剧,其拍摄过程也需要经过时间的历练,打磨。郑晓龙的《甄嬛传》就足足打磨了五年。而小说就相当于有了剧本的原型,节省了写作的环节,只需要稍做整理修改,用心做好剧的创作即可。
4.一部好的小说是自带庞大的原著粉丝基础。像大热剧《香蜜沉沉烬如霜》改编自作者电线的同名小说,翻拍成电视剧,服化道上乘,演员演技也很好,是精品之作。
跨年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改编自作者关心则乱的同名小说,正午阳光出品,庭斗剧也让我们眼前一亮。那个时代的明兰教会了我们,如今也同样适用的处事哲学。如“相守要看最低处”,“女子读书有用论”;面临刁难与磨难如何化解,逆境中依然要让自己坚强本色不改。
2019年爆款剧《陈情令》改编自作者墨香铜臭所著的《魔道祖师》;《小欢喜》改编自鲁引弓的同名小说。小说改编成影视剧已渐成一种趋势,效果也立竿见影。
5.投资方也愿意出资。原创剧本耗费时间与精力,是不可估量的。而且结果未知,这让投资方也不愿轻易参与耗费资金。
而小说影视化的成功有众多的前车之鉴。自带作者的创作思路,有伏笔、人设框架、故事情节,语言也有精准的描述。翻拍定位也易找准,演员演技也有迹可循。将小说广受欢迎的纸中人物,变成活灵活现的剧中人物,鲜活真实,观众喜爱度倍增。
用心打磨的优质影视作品,更易被大众所接受和喜爱。有喜爱,有评说;有原著与剧的对比,更增加了作品的话题度与炒作,想不火都难。
小说改编成影视剧,可以获得更快的价值输出与商业变现,是投资方与商家的优选。
所以越多越来越多的小说改编成影视剧,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必然的走势。
感谢您的阅读,若您喜欢或有什么想说的,望能得到您的关注和互动,点头像还有更多好文回馈给您,送您一整年的幸运,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