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1日,自媒体“呦呦鹿鸣”于微信公众号上推出《甘柴劣火》一文,并标注原创。该文详细讲述了武威抓记者事件,并与武威相关领导人的落马相串联。
发布之时,瞬间成为10万+爆款文章。而转折之处就在于,此款爆文所带来的震动还未散去,就引发了“余震”——《甘柴劣火》被诉抄袭财新网记者王和岩的相关报道。
“呦呦鹿鸣”作者黄志杰与维权主人公王和岩,以及整个媒体圈、法律圈所争议的焦点都在于“是否抄袭?”,甚至有热心网友用论文查重软件对《甘柴劣火》进行检测。
但当抛开这件事情本身,将视线落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上,便能轻易发现,这种冲突已经不是个人与个人之间、某两个媒体之间,而是两种媒体生长方式的冲突。
知名自媒体人罗振宇曾在自己的节目中提到:“由机会生长出来的机会才是未来应该追逐的方向。”
这一思维方式很好的解释了很多应用爆火的原因。比如当社交媒体盛行之后,在这个平台之上出现了以“短视频”、“文字”、“图片”等为特色的内容生产者。而当内容生产泛滥,人们注意力有限时,便出现了体验型应用,如小红书。
这是宏观看待新媒体发展,那么微观来看以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自媒体呢?我们对于微信公众号推文的阅读,实质上也在悄然的经历从浅到深的变化。
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碎片化阅读,不知不觉中我们脑海中累积了很多零散信息。
但这是没有逻辑串联的,此时我们已不再处于“知识匮乏”的焦虑,而是转为“看了很多,但什么都没记住”的焦虑。
这样的现状给了以小说式、非虚构写作式撰写推文的发展空间。比起追逐热点,内容生产者们开始冷静的坐在桌前研究信息的深层意义。
而“呦呦鹿鸣”正是这种类型的自媒体。
但是这一套在传统的新闻媒体中却并没有“自然而然”被接受。
相比新媒体更新换代迅速,机会之上寻找机会的思考方式与做法,传统媒体的任何一次转型都是非常谨慎的。
而无论如何转型,其内在的体制与运作方式都没有根本的变化,这一度也成为新闻学者研究传统媒体转型时所指出的弊病。
传统媒体的新闻人将深入一线、采写编评一体看作新闻人的责任,即使在一线困难重重,也将其看作“光荣的疤痕”。
在这样崇高理想下做出的新闻作品,如今却被未亲自采访,甚至未到过现场的人随意解剖、二次改写,着实的不能接受。
因此,表面来看,这是两个优秀撰稿人之间的争论,是“呦呦鹿鸣”这个自媒体与财新网这个传统媒体之间的冲突,但实则是新媒体的生长方式与传统媒体生长方式的冲突。
那么如何解决?按照论文要求,将引用文章做标注即可,还是必须经过引用文章本人的同意?这或许还是需要具体的条例来做行业规范。
但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纵然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千差万别,但仍然都是中国的媒体,在全民记者的时代,仍然都是媒体人的责任。
因此,无需争论,只需生长,在中国的大地上生长的同时,为中国的发展做贡献,这是每一个媒体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