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的春城,天色一片灰蒙蒙,东北的冬夜总是来得特别早。下午四点,夕阳收起了最后一抹光线,消失在遥远的地平线。
一转眼,研一生活半程行将结束,每天的生活感觉比上班还要忙碌,周而复始地奔波在赶课,泡图书馆,写报告和辅导的循环中,身忙了,心静了,没时间胡思乱想了。
闲时喜欢刷小红书,总是会看到大龄读研人在记录自己的读研生活,有自得其乐的,也有抱怨水课,被白嫖劳动力的。其实生活本来就是这样,不论什么环境,无论哪个行业,有白就有黑,有阳光就有阴暗。只是你选择以一个什么样的视角,秉持何种心态去看待。就像最近读过的一篇文章写到的:这个世界有公平吗?生活应该公平吗?答案是哪里有绝对的公平呢。幸福是一种心态,老话说知足而常乐。这个世界,总有人一出生就站在你奋力才能到达的起点,也有人疲于奔命,日日为生活的得失而锱铢必较。所以,懂得惜福,人才会常葆快乐。
特别开心自己的认识了教同传的王老师,老爷子身形单薄,但是听力超强,词汇量甩我们这些菜鸟好几条街。同为教师,汗颜于没有像他一样,备课精心,课堂上灵活多变。那种精神状态和亲和力是多年从教的自己无法相比的。老师的学识,生活的阅历和教学功底都是深深值得自己学习的。见贤思齐,能够在进修路上遇到名师当真是一种幸运。
这个年纪,有时候还是会愤青,会为一些琐事和不公而置喙,而事后总是会念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人用两年时间学会说话,却要用一生学会沉默,也许哪一天面对是非,真正学会忍住,看破不说破,一笑风云过。
最近总是不自觉在哼唱Tanya那首《达尔文》:我的青春,也不是没伤痕;有过竞争,有过牺牲,被爱筛选过程,才能进化成更好的人。一个人告别喧嚣,学会享受孤独,一个人吃饭,一个人读书,一个人旅行,一个人去见更好的风景。
饶雪漫说,“青春如酒,成长正酣,所有美好的,都将被分享,所有错误的,都将被原谅,而所有不够成熟的,都可以,慢慢等待。”沿着这条铺满荆棘和鲜花的路继续奔向远方,纵使满身风雨,依然日夜兼程。正如那冬日里的一缕暖阳,穿透厚重的云层,照亮前行的道路,给予我们无尽的温暖与希望。在这条旅途中,每一次跌倒都成为成长的垫脚石,每一次挑战都铸就了更加坚韧的心灵。岁月悠悠,我们终将在时光的洗礼下,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