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因为专家,所以传奇
前几日听说审判圈一位专家级法官的趣事:该老人家每次开庭都要把双方当事人都狠狠批评一顿,常见的批评比如陈述冗长、词不达意、引用错误、证据不足;实在没得批评了,也得找点“理由”批评,比如“被告律师,你的普通话该好好练练了……”“原告律师你听听被告这说的,你身为一个专业律师你去教教他……”但即使这样,当事人也没一个恼他的,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位同志真的是专家中的专家,他说的每一句话都能从专业角度让你信服。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位专家既非科班出身,也无学位傍身,只是凭着自己的聪明刻苦一路走来,从一个小小的外行辅助人员成长为业界的名人。
专家的传奇故事总能让人心潮澎湃,心向往之。可如何才能成为一名专家呢?让我们先来看看从新手到专家的历程——德雷福斯模型[P14]。20世纪70年代,德雷福斯兄弟针对每项技能将人划分为新手——高级新手——胜任者——精通者——专家五个级别,有研究表明,成为专家至少需要十年的辛勤工作。
二、专家不是你想象——R型很关键
专家的大脑是怎样运作的?我们经常会把专家想象成拥有一个精密高效而又无所不知的大脑,遇到问题时,专家可以瞬间依次完成各项理性分析,最终给出一个完美答案。然而,本书却告诉我们:
专家凭直觉工作
直觉为何这么重要?其实我们也总认为自己是理性的,认为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经过分析思考的,但其实我们的大脑经常会用直觉给我们指令,比如:这个包装看起来好高大上估计里面的东西一定很好吃;这个人看起来很忠厚老实估计他说的比较可信。可事实真的如此吗?因此,直觉的准确性对我们影响甚大。
我们的大脑有两个不同的半球,我们叫它们L型和R型。L型主宰语言、分析、符号、抽象、时间、推理、数字、逻辑以及线性思维;R型主宰非语言、非理性、综合、空间性、直觉、分析、全面和非线性思维。它们有两个特点:第一,它们都很懒,不愿意同时工作。第二,L型比R型略微勤快一些,当我们集中思考的时候,L型就主动把干活的担子接过来,而R型除非你去邀请它加入,它才会姗姗而来。如前所述,如果你想成为专家,那么需要好好训练一下掌管直觉的R型,这就需要增加感官体验以促进大脑的使用。作者列举了听音乐、绘画、静思、慢跑、针线活、攀岩等项目。
三、专家必备的两种情境
作者在本书中一共提到了两个不同的“情境”。第一个是世间万物所构成的“情境”[P4],第二个是加载到你的短期记忆里的有关你手头工作的信息集合[P187]。
1、始终关注的“情境”
作者把第一种情境称为需要“始终关注”的对象。他提示我们:
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切忌随波逐流。
我们的大脑可能会犯显而易见的认知错误,同时,每个个体所处的时代、个体的性格差异、以及我们大脑本身的认知机制都决定了为什么不同人之间的想法,同一人在不同情绪不同环境下的想法有如此大的差异[P94]。所以,我们要用多个角度看问题。某些情境下正确的事情,换个情境就不一定了。
在某种情况下别人的反应行为和你所设想的不一致时,他们并不是疯了、懒惰或者非常难以相处,你也不是。有很多办法来制定出一个解决方案并达成妥协,唯一一个不会起作用的方式是试图改变别人的性格以适合自己。
2、需要优化的“情境”
tips:增强注意力:冥想和浸泡
管理你的知识:开发外部信息处理系统和wiki
优化当前情境:尽量避免情境切换上浪费的时间以及提高情境切换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