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格作文:
这样一种声音/闫佳乐
“几点了!还不起床?太阳都晒屁股了!一天天就知道睡,不知道早早起床看看书。”一大早,我就被妈妈从被窝里急不情愿的给叫醒。我咪蒙着眼,翻了个身,慢慢睁开眼睛,映入眼帘就是妈妈的脸,满是嫌弃的脸!我的小脑瓜飞快转动:要知好歹,快快起床,要不然唠叨就会如雨点般扑面而来!我迅速起身,走到客厅,看了看钟表,现在也才六点半!今天还是礼拜天啊!这时妈妈说:“早睡早起身体好……”唉,咱惹不起,还躲得起。“好的,好的,我马上去看书。”我打断妈妈的话。“这孩子,还不让人说了……”在妈妈的唠叨声中,我赶快躲进卫生间洗脸刷牙。
吃饭的时候妈妈又开始絮叨:“快吃,怎么不吃菜?别光米饭,吃菜。这孩子,不知道补充维生素……”唉,妈妈这唠叨的本事还真不小。
……
“这可怎么办呀?怎么就考了这么一点?”发下卷子,我看到成绩后心里难过地不行,这次考试前我可很认真的复习过,怎么就……想到回家后要听妈妈的批评,我的心里更加难过。
放学的路上,风吹过,发出呼呼声,这是风在警告我吗?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这是小鸟在嘲笑我吗?我心神不宁,心虚害怕,我该怎样面对妈妈呢?
回到家后,妈妈依旧像原来一样问我想吃什么,一句话都没有问我考的怎么样。饭桌上,我决定说出成绩。听到分数后,妈妈面色惊讶,随即恢复平静。我有些不知所措,妈妈说:“这次没考好,不要难过,毕竟平时好好学习呢,妈妈都看在眼里。这次没考好,反映出来咱哪里不足,咱一定要注意,及时补充、改正。”听了母亲的话。我的眼泪不争气地流了下来。
风依然在刮,发出呼呼声,这是风对大地的问候;小鸟依然在树上叽叽喳喳,这是小鸟对大树的感激;饭后,妈妈依然在唠叨,这熟悉的声音是对我的爱。
是啊,母亲的声音是唠叨的同时也是温暖的,有这样一种声音每天在耳边环绕,真是件幸福的事!
学生互评:
刘子艳:这篇文章符合写作要求,字迹工整。全文结构紧凑完整,但首位两段没有呼应。如果将首段作为结尾,再将第二段删去,效果会更好。
作文前部分内容表现的是妈妈对“我”唠叨的爱,第三段中,从妈妈让我起床和让我吃菜,就将妈妈的唠叨展现的淋漓尽致。这和下文中妈妈面对我的差成绩,没有絮叨,反而让“我”继续努力使我感到温暖形成对比。这体现了妈妈粗中有细、刚中带柔,呵护“我”心灵上的独特教育方式。
但这两自然段对妈妈的神态描写不够细致,只写到妈妈“脸颜色不好”,但没有具体进行描写。
文中第三段中“跟你爸一样”“这几天也没发生什么”等句子都可以删去,因为这些句子与中心没有什么关系。
王思萌:这些词语“眯缝”“翻”“慢慢睁开”体现我起床不情愿,动作描写很细致。从妈妈唠叨的语言描写中,能够体现母爱。作者的心理描写也很真实,使文章更生动。
文中第四段中说这种声音是“温暖”的,可以改为“熟悉”,或者加上“熟悉”,这样更能符合妈妈唠叨中慢慢的爱。
王羽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中的语言来描绘一个说话唠叨又温暖的母亲形象,体现了妈妈对作者的爱。
不足之处是,“唠叨”和“成绩”件事前后不联系,应该在这两段中间加一个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句段之间更加紧凑。
宋冰洁:这篇文章语句通顺,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增强了表达效果。
第三段,“快吃快吃,怎么不吃菜?别光吃饭,吃菜。”从这些“絮叨”的语言中感受到妈妈对作者的关心,对作者的爱。
第五段,作者害怕妈妈知道成绩自己受到责骂,可是没有想到妈妈知道成绩后,居然没有批评,而是鼓励作者下一次加油,体现妈妈不让作者心里有负担,心灵上受到伤害的教育方式。让人感到温暖,感到幸福。
不足之处是有些描写不具体,比如神态描写,“妈妈的脸色看起来不好”,没有写具体如果加一些修饰语会更好。
教师评语:原稿是一篇比较优秀的考场作文,小作者将“妈妈的唠叨”这一大家比较熟悉的素材进行创造性地运用,除了我们司空见惯的起床时、吃饭时的唠叨声,出人意料的是在“我”考试不顺利时没有了“我”预想中的“唠叨”,使故事更加波澜起伏,主题瞬间升华。
升格作文做了一下优化:
1.去除了旁逸斜出与主题无关的内容,使作文更加紧凑。
2.较原稿在布局谋篇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将原稿开头一段的景物描写巧妙化用在“我”回家路上一段,结尾再次呼应,使情与景自然交融,而不像原稿那样将景物与人机械叠加。
学生反思:这是一篇在考场上的作文,我自认为写的符合要求,运用了修辞手法,列举了事例,在母亲对比中体现母爱。在老师和同学的分析下,我发现了作文中存在的问题,首尾没有呼应,细节描写不够细致,废话较多,人物的形象塑造不够鲜明。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建议下,我进行了修改。
这期间我学会了一些写作的方法和技巧。1.开头时开门见山或借用名言引起读者阅读兴趣。2.叙事时要条理清楚,详略得当,但一定得要自然,结合实际不可胡乱吹嘘。3.列举事例时,尽量详写一个事例,如果写两个事例,要运用过渡句或过渡段进行承上启下;如果过度太多,情绪变化太大,人物性格喜怒无常,这也是不合理的。3.叙事时适当写一些景物描写,做到以景抒情。4.最后一段与第一段最好做到呼应,并能够起到升华主题的作用。
没有人写的作文,第一次就是完美的。那些优秀的同学,往往都是厚积薄发。所以,不要为了一点点小失误去难过、悲伤,而应寻求方法战胜它,突破它。
第二稿:
有这样一种声音/闫佳乐
“几点了?怎么还不起床?太阳都晒屁股了,一天天就知道睡”,一大早我就被妈妈从被窝里极不情愿的给叫醒,眯着眼,翻了个身,慢慢睁开眼就看见妈妈的脸,他的脸色看起来很不好,眼睛瞪得像铜铃,面色绯红,我的小脑瓜飞速转动,是不是我又惹妈妈生气了?这几天也没发生什么,我起了床,走到客厅,看见钟表现在也才六点半,这是妈妈说:“早睡早起对身体好”,吃饭的时候妈妈又开始絮叨“快吃,怎么不吃菜?别光吃米饭,吃菜唉,妈妈这唠叨的本事还真不小”。
“这可怎么办呀?怎么就考的这么一点”。我看到成绩后心里难过的不行,这次考试前我可很认真的复习过,怎么就……想到回家后要听妈妈的批评?我的心里更加难过,回到家后,妈妈什么也没说,依旧像原来一样问我想吃什么,一句话都没问我考得怎么样?但我总觉得变了,他的目光变得慈祥,这确定我心神不定,在饭桌上,我决定说出成绩后妈妈依旧脸色平静,我问他原因,她说“我已经知道你的成绩了,这次考的不好,不要难过,毕竟好好复习了,这次考试反映出来的问题就是咱们的不足,咱们一定要改正,听了母亲的话,我的眼泪不争气的掉了下来”。
风吹过,发出呼呼声,这是风对大地的问候,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这是小鸟对大树的感恩,老鹰在天空飞过,发出吼声,这是老鹰对大地的热爱,妈妈的声音是对我的爱。
考试作文原稿:
有这样一种声音/闫佳乐
风吹过,发出呼呼声,这是风对大地的问候;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这是小鸟对大树的感激;鹰从天空飞过,发出哦哦声,这是老鹰对大地的热爱。妈妈的声音是对我的爱。
有这样一种声音,她是唠叨的。
“几点了?怎么还不起床?太阳都晒屁股了,一天天就知道睡,跟你爸一样。”一大早,我就被妈妈从被窝里急不情愿的给叫醒,咪蒙着眼,翻了个身,慢慢睁开眼睛就看见妈妈的脸,她的脸色看起来很不好,我的小脑瓜飞快转动:是不是我爸又惹我妈生气了?这几天也没发生什么。我起了床,走到客厅,看见钟表,现在也才六点半,这时妈妈说:“早睡早起身体好。”吃饭的时候妈妈又开始絮叨:“快吃,怎么不吃菜?别光吃饭,吃菜。”唉,妈妈这唠叨的本事还真不小。
“这可怎么办呀?怎么就考了这么一点?”发下卷子,我看到成绩后心里难过地不行,这次考试前我可很认真的复习过,怎么就……想到回家后要听妈妈的批评,我的心里更加难过。回到家后,妈妈什么也没说,依旧像原来一样问我想吃什么,一句话都没有问我考的怎么样。在饭桌上我决定说出成绩,我说出成绩后,妈妈依旧脸色平静,我问她原因,她说:“我已经知道你的成绩了,这次没考好,不要难过,毕竟好好复习呢,这次考试反映出来的问题就是咱们的不足,咱们一定要改正。”听了母亲的话。我的眼泪不争气地流了下来。
是啊,母亲的声音是唠叨的同时也是温暖的,有这样一种声音每天在耳边环绕,真是件幸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