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跟孩子说好,星期天要带他们去附近的景点走一走,看一看,感受一下草长莺飞,桃红柳绿的美好春光。
一早起来,天,淅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催促他们出行,回答说要在家睡懒觉,不去。
我正遗憾,又失去了一次亲子共处的机会,老公抬头对我说:“他们不去算了,我们两个去吧!”
他的提议,让我很是讶异,我以为他会说:“你们不去,那就算了。”然后他去找他的朋友,我呆在家里料理家务或是做自己的事。
我欣然答应,把自己好好的收拾了一番,换上了漂亮的衣服,画了一个淡淡的妆。
坐在车上,想着竟是我们俩人难得的单独出游,有一种极不真实的感觉。心怦怦直跳,手心隐隐冒汗,竟生出一种赴约会的紧张和兴奋。
车上舒缓的音乐响起,平复了一下窃喜的心情,我想开口说点什么,打破车里有些沉闷的气氛。却悲哀地发现如果不聊孩子、聊家人、聊工作,我们两个在一起竟无话可聊,微妙的尴尬在车中蔓延。
到达旅游景点,沿着古朴的小道,我们一路登山向前。沿途景色很美,心情还是很愉悦。
然而除了偶尔发出一两声感慨,刚才的那种凝滞的气氛一直都在,熟悉而又陌生,亲密而又疏离,我不像在朋友面前那么洒脱,他也一样不那么随性自在,都有一种刻意、别扭,然后只好专心看景,一路沉默。
想象中的肆意呢?说好的情调呢?以为的放松呢?都没有!
真是令人沮丧!
其实那天的沉闷并不是偶然。之前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下班回家忙完柴米油盐、孩子的事情后,空闲下的时间,要是没事商量,没孩子的教育问题交流,没有家人亲戚的事可说时,我们基本也没什么交流。
于是,要么他出去找朋友,要么我们都拿着手机,看新闻、刷朋友圈、聊微信、看小说,各自在虚拟的世界里游荡,两人像是同一个屋檐下熟悉的陌生人,明明近在眼前,又像相隔遥远。
看《小别离》,海清和黄磊饰演的中年夫妻,在女儿朵朵出国后,没了孩子作为话题,他们两人相对无言,各自沉默,都不知道怎么相处了。那种想要说点什么,无从说起的尴尬场景,也天天的在我们的生活中上演。
曾经跟闺蜜聊过这个问题,她说,十几年的老夫老妻,哪儿还那么多话聊,能聊孩子工作就不错了。有的夫妻连这个都没得聊。
问起同事,有几个连连说:“一样的,一样的,结婚都几年了,生活平平淡淡,也没有激情,摸着另一半的手,就像左手摸右手,根本没话说。他玩他的游戏,我追我的剧。”
真的是因为老夫老妻的原因?我觉得并不尽然。
我一个同事跟老公结婚快三十年了,两人的生活依然浪漫,逢时过节红包、礼物、情话自不必说。平时每天电话、视频一两个小时,唠唠叨叨,谁也不舍得挂电话。
我一个好朋友,孩子都上大学了。夫妻俩的感情好得让人嫉妒。他们总是共同的处理家务,一个做饭一个洗菜,一个洗衣服一个给她递衣架,一起上街,一起逛超市菜市场。任何时候看到他们,都见他们俩微微侧着头窃窃私语,仿佛总有说不完的话。
我的同事和好友,跟另一半儿都是几十年的老夫老妻,可他们依然有话可聊。他们的互动仿佛自带美颜效果,透出一股浓浓的幸福的味道。
由此可见,老夫老妻并不是无话可说、渐行渐远的真正原因,我回头审视了自己的婚姻,之所以走到今天的样子,有以下几个因素:
1、忽略了夫妻关系的重要
我们都是社会人,要跟很多人产生关系,扮演不同的角色。家庭里,有与父母的关系,与孩子的关系,与兄弟姐妹的关系;家庭外,有与同事的关系,与朋友的关系,与陌生人的关系,我们用了很多精力处理和维系这些关系。
特别是有了孩子后,更是把身心都放在了孩子身上,先孩子之忧而忧,后孩子之乐而乐。把亲子关系放在了第一位,其次是其他家人,反而忘记了家庭中夫妻关系才是基础,没有花费多少精力去维系这个关系。
他只当我是孩子的妈,少了爱慕之情;我只当他是孩子的爸,缺了欣赏之心。
久而久之,我们习惯了做父母,做子女,做朋友的角色,不习惯做夫妻的角色了。
2、夫妻相处互动少
自结婚以来,因为工作的忙碌,两个小孩要照顾,我们没有多少闲暇时间。
好容易有了空余时间,老公也很少在家。我们相处的机会很少很少,特别是单独相处就更少,记忆中找不到几次。除了偶尔就工作的事、孩子的事、家人的事交流几句,最近几年也鲜少有其他的互动。
不是不想互动,而是互动需要双方的积极参与,单方面是无法交流的。他在家时,要么玩游戏,要么看电视,要么呼呼大睡,很少有主动交流的意识和意愿。面对我的兴致勃勃,他可能爱答不理,一来二去,我也失了兴致,不会主动提起话题。
当然,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单方面的原因。有时老公也会有跟我聊一聊,唠一唠的意愿,但我因为心中有怨气,故意对他不理不睬,想让他也尝尝无人回应的落寞。
能量是可以相互作用的,热情能激发热情,淡漠只能收获冰冷。他的不在意消磨了我的热情,我的不理睬又打消了他的积极,长期的冷淡以对,思想不交流,情感不互动,自然而然就越来越无话可说。
3、不对戏路不同频
思想观念差异,兴趣爱好不同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他喜欢与朋友在一起喧闹应酬,我更喜欢安静的和家人在一起相处;
他喜欢游戏玩乐,我对此毫无兴趣;
我喜欢读书学习,他对此嗤之以鼻;
他喜欢在熟悉的地方看熟悉的风景,我愿意走出去见识不同的世界;
我乐于接受新鲜的思潮,他遵循传统观念;
一个满足眼前的苟且,一个却向往诗和远方;
一个想要拉近,一个却在远离……
两人老是不在同一个戏路,不在同一个频道,都不想做出改变,又没有有意识的去培养相同的志趣,你说的我听不懂,我说的你也理解不了,于是疏离就成了必然。
一直都知道我们之间的相处有问题,但很少去深究背后的原因,这一次的出游却让我思考了很久。
我从心里一直对老公是有埋怨的,埋怨他的不作为,埋怨他对家庭的忽略,埋怨他的固步守旧,然后用冷漠的方式表示我的不认同,表示我的抗议。
现在想来,我们现在这种关心有余、关切不足,亲切有余、亲昵不足,默契有余、欣赏不足的状态,我也是有很大责任的。
我把自己置于被动的状态,总寄希望于老公的自我觉醒,寄希望于他能自动察觉到我对现状的不满。却忘记了男人天性愚钝。如果说婚姻是一所学校的话,男人是笨拙的学生,女人才是老师,男人是需要女人不断调教的。
我放弃了调教,却又不满于他的不学习;我一面说着安于现状不抱期待,一面又期待现状自动变好。世上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所以我纠结,难受,却于事无补。
很喜欢《最浪漫的事》里的歌词: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
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一路上收藏点点滴滴的欢笑
留到以后 坐着摇椅 慢慢聊
婚姻真是一门学问,需要夫妻双方精心的经营和维护。要记得彼此欣赏,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共同进步,一路收藏点点滴滴的美好,才能有话慢慢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