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小Z申请加我微信好友的时候,我怔住了。
倒不是因为我俩有什么恩恩怨怨,只是多年前的一幕幕浮现在眼前,太过清晰和真切了。
02
小Z是我的小学同班同学,外号“麻姐”。
之所以叫麻姐,不是因为他爱吃芝麻,也不是因为爱扎麻花辫儿,而是因为她满脸的雀斑——没错,就是俗称麻子,而且是长了满脸——至于为啥加了个姐字,可能是因为本身满脸麻子,加上蜡黄色的皮肤显老罢了。
也不知是哪个熊孩子起的,反正“麻姐”这称呼,一叫就是六年,并且“驰名内外”。
因为有麻姐,我第一次明白了什么是看脸的世界。
03
孩子们看脸的世界有时比大人更残酷。
尚未开化的他们还不懂得欣赏胸器和臀部的优雅曲线,也不懂得几块儿腹肌或是马甲线的性感,更没有化妆和ps的修饰,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孩子们那圆圆的、粉嫩的,尚未长开小脸蛋上。
而麻姐,却又刚好把所有可以拉低颜值的因素集中在了脸上。雀斑自不必说,满脸的甚至漫上了T区。那蜡黄色的松弛的皮肤,甚至有皱纹!若不是常年挂着的一行清鼻涕增添了那么一么可爱,就彻头彻尾的成了小老太太。虽说是双眼皮,但这就像没涂考号做对了一道题,已经成不了什么加分项了。
丑的令人发指,对不对?
麻烦大概是从配同桌开始的。
一年级时候我们是随便坐的。二年级要按大小个排座,男女混座。站排的时候大家都数着前面有几个人,生怕配对到麻姐,以至于最后班主任都动了怒。可最后只得安排了一个女生,和她坐在了一桌。
殊不知,这只是噩梦的开始。
小学要做课间操的。男生女生各站一列。但是每当该和麻姐对应的时候,男孩就会有意地错开,老师管过很多次,然并卵。课间操后男生还会当着麻姐的面起哄男生,“XXX,麻姐今天是你媳妇儿”。
麻姐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了。然而这换来的不是同情,而是变本加厉的欺负手段。有时她也会试图奋起反抗一下,可往往换来的都是口水、脚踢以及一群男生的腹大笑。
麻姐家里挺困难的,从没见过他妈妈,爸爸蹬三轮养家糊口,脸上一样也是长麻子。因为家里穷,所以马姐也没有什么好看的新衣服穿。
在这样的环境下,麻姐也越来越自闭,成绩也越来越差。小学班主任最擅长的事儿就是找家长,回家那自然免不了一顿胖揍。
班主任开始还是管我们的,但到后来看着麻姐的成绩便只会说一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再加上一个两秒钟的标准叹气音效。虽然那时我们还不大理解“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的意思,却也会模仿老师把卷子一扔,来上那么一句。
故事到这儿似乎就该完结了。可惜没有,麻姐失踪了,有传言说她出去做生意,还有说变得可漂亮了,反正我们谁也再没有见过她。
直到那天她申请加我微信好友。
04
我一直觉得,麻姐是无辜的。
只不过是她与众不同的长相,未能符合大众的审美罢了。大众环境造就了她的可怜,可怜的她是多么的无奈与无助,然后愤怒与怨恨充斥于心,使她变成了一个所谓的可恨的人。
那些始作俑者,笑着,闹着,回过头来摇着头,轻描淡写的道上那么一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满意地走开了。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可是又有多少不争是有不幸引起的呢?他们争过,然后不敢争,不能争,最后变成了不想争。一些人往往只会用粗鲁和愚蠢地用鲁迅的这两句话,却不曾记得什么是悲剧。鲁迅说所谓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毁灭给别人看。
于是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言论:“那孩子真是冰雪聪明”,“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她却偏偏要靠才华”。人们总是觉得“冰雪”和“聪明”是并列的,而非一种因果或递进。长得好看所带来的譬如自信一类的附加值往往被忽略,想想大家是不是都说“这孩子长得又好看,嘴又甜”,却没有人说,“因为她好看所以她嘴也甜”,然而后者,往往才更接近事实。
那些天生不好看的孩子,如果从小经历种种排斥,挤兑甚至侮辱,你们还期望她们比长得好看的孩子有更美好的心灵,更精彩的活着吗?
她们真的需要更好的老师去引导,更多的人设身处地的去关注,而非“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05
前不久北大D.魏和小四在《最强大脑》上的撕逼炒的很火,群众几乎是压倒性的支持D.魏。我竟然有些同情小四了(不过还是粉D.魏)。
“女人”“娘”估计这些称号就像“麻姐”一样贯穿了小四的童年吧。很多网友评论说“说你娘怎么啦”就事不对人,确实没什么,但我觉得对于小四来说,“娘”这个字真的太痛了,那是他童年的阴影,一辈子想摆脱的东西。所以,小四失控了。
有些东西是磨不去的,除非最开始就没有被贴上。
06
人们常常打趣说,对这个看脸的世界绝望了。其实唐宋元明清一路走来,哪个世界看脸的程度也不亚于现在。
所以我们大可不必绝望。给予那些天生不好看的人设身处地的关注并不难,在他们事情做的不好时再给他们一次机会,而不是讲“人丑多作怪”。而对于那些天生不好看的孩子们,尤其女孩儿,送《女孩子,不漂亮也没关系》中的一段话给你们:
“我还是塌鼻子,厚嘴唇,小牙齿挤在门牙旁,大额头上的皱纹更深了一点,鼻尖上又多了几点雀斑,笑起来仍旧很难看,可是站在镜子前的这一刻,我发现自己没什么可埋怨上天的。我被人拒绝过,挑衅过,也舍弃过,但是却终究没有辜负时光,我找到一个深爱的人,读懂了他深邃的内心,并且活出了自己最美的模样。”
07
我最终还是加了她的微信好友。
我说,这么多年了,都忘了你小时候长啥样了。
她给我发了一张有着重度p图痕迹的自拍照,长开了,不算好看,但也不丑。
她说:“小时候小麻土豆,不好看。”
她现在在一家面包店打工,也做一点微商,票圈时不时发一些女人要自强之类的的人生感悟。
回想往事,童言也许无忌,但是没有正确的引导,恐怕也是无声的灾难吧。
愿“麻姐”不再被人提起。
愿我们都能,在未知的未来中,遇到更美丽的自己。
文|李英宇
版权所有,转载请联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