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辅导班离家比较近,我每次都骑车接送。上学放学,那条路都很拥堵,如果再有一两辆不小心驶入的私家车,那就更考验人的耐性了。接送孩子的大都是老年人,也有相对清闲的年轻父母。
今天,上学路上风云突变,本就拥堵的小路更添几分嘈杂和慌乱。快到校门口了,送走孩子的家长已经折返回来,人流自动分成来、 回两列,我在去学校的那一列。前面忽然走不动了,探头看去,只见一个50多岁的老太太把三轮车停在路中间,慢腾腾让孩子下车去学校。紧 挨老太太后面的是个年轻妈妈,请老太太靠边停车,让大家先过去。老太太溜一眼年轻妈妈和她身后的队伍,一言不发,神色淡定, 依旧慢腾腾给孩子背书包,孩子刚走一步,她又叫住了,叮嘱如果下雨了就多穿件衣服。一切安排妥当,她凛然调转车头,插进返回的队伍中,瞟都不瞟后面愤怒的人群。那神态俨然在说:“怎么着?我可是老人!老人!你们敢碰我?”交通恢复正常,人们继续前行,有人愤愤地迸出一句:“变态!”
过去,对于老人,我联想到的词语总是“安详”“平静”“有教养”“可亲”等,但是,近些年,我不得不重新认识这个群体中的一部分人。摔倒被人扶起,却反过来诬陷讹诈施救者;公交车没人让座,便破口大骂别人不知尊老;在道路中间慢吞吞步行,任凭车辆在身后鸣笛却绝不避让;过马路不走人行横道,骑着电动三轮大模大样闯红灯;将小区绿化带开垦为菜地,对物业管理规则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这个弱势群体,在很多场合都“强”得令人咋舌。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道理大家都知道,老人也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关爱,但是,却有那么一部分为老不尊的人,肆意放大自己的特权,对他人进行道德绑架。他们不觉得自己的特殊举动会给他人带来困扰或伤害,却认为社会对他们的照顾都是理所应当,自己的任何行为都应该得到别人的理解和服从。
相比之下,我非常崇敬另一类老人,他们有自己的爱好,自己的生活,即使不再为社会做贡献,但也绝不会给他人添乱。我们楼上有个老人,每次楼道里遇到,他总是侧身躲在一边,连声说:“你先走,你先走,你们年轻人事情多,都忙,我在家没什么事,早一步晚一步都行。”不管是否先行,我内心里都是很感动很感动,这样的老人,让人怎能不尊敬?
若要人爱,先会爱人。只有老人有了老人的样子,才能得到更多人发自内心地尊重和爱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