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踏上某个平台,先跨过门槛再说。
一朋友的孩子毕业于某211名牌大学,工作三年以后,去年又复习考研,所报考的学校没有被录取,有低档次的大学可以录取他,但他觉得要读研就要读一个比原来的大学还要好或者差不多的学校,打算来年再考或者出国读研。他的事情引发了我对我自己经历的思考。
94年我也曾努力考研,那时的我心高气傲,觉得要考就考一个比自己大学更好的学校,学热门的专业,因此我报了北京农业大学和当时最热门的传染病专业。考试结果,我因一名之差没有考入,当时正在北农大读博的朱连德老师写信告知我,解剖专业的导师想录取我,问我去不去?我收到信后,咨询我校微生物实验室的老师,那个老师说:“去学那种冷门专业,还不如来年再考。”这是他的经验之得,这句话也正中我意,于是我毅然决然的选择来年再考。
参加工作后,无忧无虑的生活消磨了我的意志力,我没了熬夜苦读考研的激情,认识我对象以后连我所在的临淄也出不去了,再也跨不进研究生的门槛,我与研究生无缘。
工作之初干本专业,曾想大干一场,结果干了一年就由于企业不景气、自己思想的转变而干够了。两年后可以报考公务员,我有前期考研失败的教训,认识到进门槛的重要性,在报考公务员职位时,根据自己的专业选了一个并不热门的单位轻松考入,跨进了公务员队伍。通过这几年的辗转努力,也达到了自己满意的结果。感悟到要想进入一个平台,只有跨过门槛才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如果被挡在门槛外,那就属于不同的平台。
比如我的大学同学,有两个都在本校读研,毕业以后分别在济南和青岛的两个省局参加了工作,起点非常高。我虽然也在工作后的第2年考取了公务员,从乡镇开始,怎么干也赶不上他们的高度,因为我们的起点不同。另一个班的同学在毕业两年后又考回本校研究生,留校并读了博士,我们毕业10周年同学聚会时,她已成了学校的副教授,我还是个小科员。我的大学老乡,在本校研究生毕业后又考到美国读博,现在美国某大学任教。
TA们的高度,我一辈子也赶不上,因为我们的平台不在一个高度,没有可比性。有人说“你现在生活的不是很幸福吗?”是的,我很幸福,只是在不同平台上的幸福,没法比。
我于1997年考取公务员以后,由于各种原因,后来的四年我市未再招录任何公务员及事业人员。如果不是当年抓住机会一举成功,跨入公务员的门槛,那么我有可能也与公务员无缘。现在或许会在企业干或者做个体,与公务员不是一个平台,也没有可比性。
如此感悟到门槛很重要,你要想进入某个平台,首先需要跨过这个门槛,才谈得上进一步发展,才有与同一平台的人竞争的机会。如果被挡在门槛外,不在一个档次,没有竞争可言。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进门重要还是修行重要?当然是进门,如果连门还进不了,永远是门外汉。比如有证的心理咨询师和业余的心理咨询爱好者,无论有证的心理咨询师做的再差,他有做心理咨询的资格。而业余的心理咨询师无论做得再好,他也没有资格做心理咨询,二者性质不同,不在一个平台没有可比性。再比如土匪永远打不过正规军,因为他们的平台不同,起点不同,要求不同,高度不同,能力也不同。
如果你想踏上某个平台,先跨过门槛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