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听樊登老师读书,在远远的背后带领,猛一听这个书名,感觉有点矛盾,在背后还是远远的怎么带领?特别是现在独生子女还是比较多的,即使有一部分生了二胎,那也是把很大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家里人的经理大部分都集中在孩子的学习上,生怕漏掉了一个环节,让孩子输掉了那条起跑线,整天过的小心翼翼,可以用如履薄冰来形容吧!所以当孩子出现一丁点的状况时,家人有可能会唠叨孩子,可是在平常的生活中忘拿个本,忘带个笔,这不都是正常的吗?作为成年人,不是偶尔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吗?不是有句老话说嘛,一天三迷,怎么孩子就要做到面面俱到呀?不仅生活中那对于学习家长更是各显神通,那如果孩子处在这样的高压状态下,是不是就容易出错?有人说成人说身在职场各种不容易,现在的孩子生在这样的环境也挺不容易的。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家长大撒把彻底放养,孩子爱长成什么样,长成什么样,不管不顾也不问,觉得现在自己也管不了,还不如让他自己长,当然,这样的家长比较少见。
最后一种情况就是在一定的范围内实行放养,就是书上说的,在背后远远的带领,该有的规则也有,家长该坚守的也要坚守,毕竟作为家长,对孩子还是有要求和设置的,心理学家认为没有不乖的孩子,更有心理学家在公众号上质疑太乖的孩子也不让人省心,所以有时候感觉孩子也不知道该乖还是不乖呢,所以怎么样去陪伴孩子?孩子在不断地适应我们,我们也需要去适应孩子,在不断的相互摩擦过程中,也需要良好的沟通,说到这儿就想起了樊登老师说到家长喜欢跟孩子贴上互相的标签,一有个事就会去找原因,然后贴上一个负相的标签,当然,这不是大人愿意去做的,这是一脉相承下来的习惯,这是习得下来的,所以我们学习改变思维,就需要浸泡式的,泡透了,泡透了,慢慢就泡明白喽,继续泡着吧!